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文章列表页
(河南小曲)二胡教案

(河南小曲)二胡教案

2025-05-22 15:30:03 作者:老黄历   

一、教学内容1、授课科目:二胡2、授课内容:《河南小曲》(第一部分)3、授课年级:三年级4、授课时间:四课时5、授课类型:讲授、示范、试奏(个别课)6、主讲教师:刘楚元二、教学目的要求通过对本节课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巩固乐曲中规定的有关滑揉、滑音等技巧,了解本乐曲的时代背景,曲作者的基本情况和乐曲的结构;锻炼学生的创作,编配能力,提高学生的演奏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丰富课堂内容,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三、乐曲分析1、教学重点:①《河南小曲》乐曲的简介,结构和有关演奏方法和音乐表现的情感。②正确掌握“滑揉”的演奏方法以及多变的“滑指”所表现的地方性风格的乐曲。2、教学难点:“滑揉”方法的正确掌握和合理的运用。3、概述:《河南小曲》是胡琴大师刘明源先生采用河南曲剧音调为素材创作而成的一首著名的二胡曲,它以清晰的旋律、浓郁的地方风味和丰富的演奏方法,生动地表现了河南人民对家乡的赞美和主人翁自豪感。乐曲借鉴了坠胡的许多演奏手法,大大地丰富了二胡的表现力,为特色二胡曲的创作树立了一个典范。乐曲采用常见的复三部曲式写成,由快板、慢板和快板再现三个段落组成。呈示部情绪喜悦、旋律流畅,第1、2小节由慢渐快,至第3小节上板,速度为每分钟120拍,并不太快,演奏时要特别注意各种滑音的运用,因乐曲吸收了坠胡的演奏手法,所以一般来说,滑音的幅度都要稍稍地夸张,具有一种诙谐的情态,以表现出浓郁的河南地方风味。乐曲的第一音可用幅度较大、力度较重的回滑音来起音,第1、2小节要奏得稍顿,音与音之间应断开,滑音的过程要充分。第3小节上板后转为连贯、流畅地。第11、12小节是一个极为夸张的大下滑音,同时右手配以颤弓。为了突出这个借鉴于坠胡的大滑音,左手滑动要慢,使整个滑音的过程占满三拍的时值,最后一拍的音可用推弓奏成。第49小节起渐慢;第50小节最后音要延长,并借用坠胡上的悬碗滑揉法来演奏。

相关阅读

MORE+

最新文章

MORE+

              熱門標簽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