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文章列表页
品讀清明上河圖

品讀清明上河圖

2025-01-16 08:00:06 作者:老黄历   

北宋画家张择端创作的长卷《清明上河图》,被举世公认为稀世神品,近千年来名画六次进入历代皇宫,又六次被盗出宫,流传民间,历尽劫难,几遭不测,终于保存下来,成为世界人民的宝贵文化艺术遗产。记得第一次听说《清明上河图》是小时候再去开封的路上,听车上的生可说的关于这幅图的一些民间故事,当时光想去看看这是一幅什么样的作品。一晃多年过去,第二次听说这幅图是在大学课堂上,老师对幅图的赏析,让我听得津津有味,下课了还追着老师问。之后就时不时的买一些关于这幅画的书籍,开始对它痴迷。第三次,是去河南大学进修时,几个好友去清明上河园里游玩,走进大门我被那一座座建筑,一个个场景所震撼了。今天把自己的所得所思写一下。对自己多年的情节,有个小结。

第一、内容丰富。《清明上河图》在表现手法上,以不断移动视点的办法,即“散点透视法”来摄取所需的景象。大到广阔的原野、浩瀚的河流、高耸的城郭,细到舟车上的钉铆、摊贩上的小商品、市招上的文字,和谐地组织成统一整体,在画中有仕、农、商、医、卜、僧、道、胥吏、妇女、儿童、篙师、缆夫等人物及驴、马,牛、骆驼等牲畜。有赶集、买卖、闲逛、饮酒、聚谈、推舟、拉车、乘轿、骑马等情节。画中大街小巷,店铺林立,酒店、茶馆、点心铺等百肆杂陈,还有城楼、河港、桥梁、货船,官府宅第和茅棚村舍密集。《清明上河图》中画有1700余人以及各种牲畜,木船,房屋楼阁。如此丰富多彩的内容,为历代古画中所罕见。各色人物从事的各种活动,不惟衣着不同,神情气质也各异而且穿插安排着各种活动,其间充满着戏剧性的情节冲突,令观者看业,饶有无穷回味。

第二、结构严谨,繁而不乱,长而不冗,段落分明。可贵的是,如此丰富多彩的内容,主体突出,首尾呼应,全卷浑然一体。画中每个人物、景象、细节,都安排得合情合理,疏密、繁简、动静、聚散等画面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达到繁而不杂,多而不乱。充分表现了画家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洞察力和高度的画面组织和控制能力。

第三、在技法上,精细的手笔配以矿物颜料的渲染,使得整幅作品美伦美焕,既丰富了具有形象又富于诗情画意。《清明上河图》十分细致入微的生活观察,刻划每一位人物、道具。每个人各有身份,各有神态,各有情节。房屋、桥梁等建筑结构严谨,描绘一笔不苟。车马船只面面俱到,谨小而不失全貌,不失其势。比如船只上的物件、钉铆方式,甚至结绳系扣都交待得一清二楚,令人叹为观止。

相关阅读

MORE+

最新文章

MORE+

              熱門標簽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