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文章列表页
越劇《甄嬛》票房雖火爆卻難有“示範”效應

越劇《甄嬛》票房雖火爆卻難有“示範”效應

2025-05-01 15:30:04 作者:老黄历   

继去年越剧《甄嬛》(上本)在上海国际艺术节上连演四场、场场爆满,成为去年国际艺术节期间演出场次最多、上座率最高的原创剧目之后,今年《甄嬛》的下本继续被艺术节相中,并续写票房火爆的盛况,包括2场上本在内的6场演出超过5500张戏票已经仅余一百多张。明天下午,剧组还将在静安嘉里广场举办“遇见《甄嬛》”市民活动,在为本月中旬的首演造势的同时,也为明年《甄嬛》在逸夫舞台的“驻场”演出预热。票房一路火爆越剧《甄嬛》改编自小说《后宫·甄嬛传》。上本由上海越剧院最年轻一代青年演员群体担纲,下本则推出“示范传承版”,由王志萍、钱惠丽、黄慧、陈颖等中生代越剧明星领衔出演。上本以群戏为主,表现少女初入宫廷遭遇的第一次纯美爱情与人生磨难,因此由靓丽照人的年轻演员担纲,既发挥青春优势,又通过难得的原创大戏磨练新生代;而下本中,角色渐从青涩走向成熟,戏剧冲突剧烈,更注重人物心理的深层刻画,表演难度较上本陡然提高,因此由中生代演员先做“示范创作”。据介绍这也是上海越剧院建院60年来推出的首部连台本戏。去年,由青年演员担纲的《甄嬛》(上本)在艺术节上票房一路飘红,场场爆满,之后在城市剧院等剧场的演出也同样票房火爆。而今年,尽管《甄嬛》(下本)尚未正式公演,各地演出订单已应接不暇。参演上海国际艺术节之后,全本《甄嬛》将赴温州参加第三届中国越剧节,其后苏浙多个城市的演出已经排到了年底,明年则将启动全国巡演。市场导向为先不得不承认,越剧《甄嬛》的票房如此火爆从某种程度上得益于原作的知名度,特别是电视剧《甄嬛》的热播。那么这样的红火现象有没有普遍意义呢?沪上资深戏曲经纪人许霈霖认为,越剧《甄嬛》的火爆证明了贴近观众的戏依然可以赢得观众,这就是它的普遍意义。许霈霖告诉记者,正在温州举办的中国越剧节像《甄嬛》这样的以市场为导向的剧目很少,并直言“现在很多创作和老百姓没有关系,和老百姓的距离是远的,所以老百姓不会进来看戏。”而上海越剧院院长李莉则表示:“从踏入上海这座城市开始,越剧就一直以市场为创作和演出的导向,这是越剧能够成为最有观众基础的戏曲剧种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个人认为戏曲的生命力应该在市场,只有有了市场,才能推进创作,才能促进人才成长,这是不能分割的。没有市场,演员得不到锻炼。如果戏曲没有市场,很难走得远。

相关阅读

MORE+

最新文章

MORE+

              熱門標簽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