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文章列表页
武當八十一式三豐原式太極拳前言

武當八十一式三豐原式太極拳前言

2025-05-01 17:30:11 作者:老黄历   

文出《中国道家全真教龙门派修真系列丛书第一部》整理:陈心惠(道号:陈宗炎)武当原式太极拳又称“张三丰太极拳”,属太极老架一种,曾由沧州刘德宽传于赵鑫洲,赵传万籁声。万籁声于1932年在长沙倡办“湖南国术训练所”时,将其术撰写成武术教科书。该书称:太极均发源于张三丰,而后人多加删削,遂有新旧架之别,此系张家龙式太极拳。张三丰为辽宁懿州人,后于湖北均县武当山修道,封洞玄真人,后来嗣相演授,乃分张、陈、李、王、杜,五大派别,又有人将此拳称为“劈太极”。相传太极拳在唐时有许宣平、李道之二人即擅之,至元世祖时,有西安人王宗岳得其技,著有“太极拳论”、“太极拳解”、“行功心必解”、“搭手歌”、“总式歌”等书。温州陈州同从之学,故又流传于温州。又百余年至明嘉靖时,则以张松溪为最著。师孙十三老,徙众以叶秀美(近泉)为独优。近泉传单思南,思南传王征南,征南为明末人,名来咸,有声于时。至清时,始传河南蒋发,蒋传怀庆府陈家沟子陈长兴;长兴传杨露禅;露禅传子班侯、健侯。近代南北习太极拳者,多杨氏所递嬗,然为以便于体质单弱者练习之故,对原式太极多作更易,于是名之为新架,而张三丰之原传太极,则称为老架,但已如凤毛麟角,不易见。太极拳,亦名十三式,又名长拳,长拳者,有如长江大海,滔滔不断也。十三式,即掤捋挤按,采挒肘靠之八卦也。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停定此五行,合并统称十三式。掤捋挤按,乃应坎离震兑四正方,采挒肘靠,乃应乾坤艮巽四斜方,进退顾盼定,即金木水火土,亦应内部之心肝脾肺肾而言,盖心属火,肝属木,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也。其行功手掌,仰为阳手,覆为阴手,同时动作,不离一阴一阳。人是秉天地大自然阴阳二气孕化而成,此拳即本那阴阳而练本身之内五行,以却疾延年为本旨,巧打变化为功用,所以分阴阳,定八卦,按九节(即人身掌拳肘肩腕腰胯膝脚之上下九节),而以绵软巧为行功旨则,不可带气用力,意守丹田,快慢适中,以神贯气,随屈就伸,柔中有刚,似松非松,将展未展,劲断意不断。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心为令,气为旗,腰为纛,先求开展,后求紧凑,才可以到缜密这就称为内功。以气为本,所以先在心,后在身,腰松气敛,入骨神舒。要知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内固精神,外示安逸,迈步如猫,行动有如抽丝,全身在精神不在气,故须以意导气,如专注于气则滞(因内功先用意,后用神)。而有气而无力,无气的纯刚,手像车轮,腰像车轴,此拳对于老弱练习,较为相宜,但没有恒心也难得有所成就。

相关阅读

MORE+

最新文章

MORE+

              熱門標簽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