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文章列表页
延續三千多年的國家祭祀制度——祭天

延續三千多年的國家祭祀制度——祭天

2024-07-13 09:00:01 作者:老黄历   

 祭天是华夏民族最隆重、最庄严祭天的祭祀仪式,起源于上古时期,是人与天的“交流”形式。祭天仪式通常由“天子”主持。通过祭天这种中国传统的仪式来表达人们对于天滋润、哺育万物的感恩之情,并祈求皇天上帝保佑华夏子民。

  祭天历史源远流长,据传始于黄帝。古人对祭天非常重视,以祭天的场所天坛为例,原占地272万平方米,面积比紫禁城(故宫)还大些。

  明清时,皇帝亲诣的祭天典礼有“春正月天地合祀”、“春正月祈谷大祀”、“孟夏常雩大祀”、“仲夏大雩大祀”、“冬至祭天大祀”等,又有“升配”、“告祭”等典礼活动。每次祭天,都极尽奢华,仪式繁复,仪器考究。

  以“春正月天地合祀”为例,牲要用28头牛,33只羊,34口猪,2只鹿,12只兔,祀前一个月供养于牺牲所。祭祀前三日,皇帝开始斋戒,前二日,书写好祝版上的祝文,前一日,宰好牲畜,制作好祭品,祀日前夜,由太常寺卿率部下安排好神牌位、供器、祭品。

  皇帝由宫中外出时,还要摆列大队仪仗,这个仪仗称为“卤簿”,乾隆十三年(1748年)钦定大驾卤簿队列中,最前列的是四头大象,这叫导象,后面再跟五头大象,这叫宝象,因为身披珠宝做成的垫子,上面还要背上宝瓶,宝瓶里放着火绒、火石等,这是满洲旧俗中的必需品,祭祀时抬出来,以示不忘本。后面是乐队,然后是金辂、玉辂、象辂、革辂、木辂五种豪车,后面又是180人的乐队。

相关阅读

MORE+

最新文章

MORE+

              熱門標簽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