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文章列表页
傈僳族民歌

傈僳族民歌

2024-10-07 09:00:01 作者:老黄历   

傈僳族民歌.jpg

申报地区或单位: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县  傈僳族民歌包括木刮、摆时和优叶等歌种。  “木刮”是傈僳族最重要、流传最广的民歌歌种之一,流传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傈僳族聚居区。木刮在傈僳语中原泛指所有的歌和调,后来逐渐成为叙事古歌的专称。其他属木刮类的歌、调一般冠以内容,如阿尺木刮(山羊调)、其奔木刮(三弦调)等。木刮主要用于内容严肃、气氛庄重的传统叙事长诗,并多在民族节日、集会等时间和场合歌唱。代表性歌唱内容如《创世纪》、《生产调》、《牧羊歌》、《逃婚调》等,曲调朴实、深沉,具有苍凉、古老的风格。木刮一般由中老年男子分为两方,盘腿围坐火塘边,各以男、女身份一问一答对唱。对唱时双方都由一人领唱,众人伴唱,领唱者唱一句,伴唱者和一句,吟唱中以酒助兴,边饮边歌。木刮对唱还具有竞赛的特点,若双方领唱者均为对歌能手,对歌往往持续几天几夜。以木刮对唱的傈僳族传统叙事古歌,广泛涉及民族渊源、人类繁衍、生产生活、风情习俗、恋爱婚姻、宗教信仰和民族交往等内容,生动再现了傈僳族社会历史的广阔图景,具有较高的认识和审美价值。如长篇叙事歌《逃婚调》就反映了傈僳族“指腹为婚”、“以牛为聘”的婚恋习俗,以逃婚争取自由和爱情的社会风习,杀羊招魂、打狗头发誓、泼血酒赌咒的原始信仰,以及各民族之间相互往来、相互帮助的团结精神和傈僳族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生产状况等。  随着老一辈歌手的相继去世,现今已较少有人能完整歌唱傈僳族木刮史歌、长篇叙事歌的内容。如不及时抢救、挖掘,抓紧培养年轻一代歌手,木刮将面临后继无人的局面。    “摆时”和“优叶”是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最具代表性的两类傈僳族山歌。  摆时广泛流传于泸水县和兰坪县傈僳族地区,在平时及节日集会、庆祝丰收、男婚女嫁等喜庆的场合都有歌唱,歌词内容广泛,曲调热情奔放,宜于表露内心激情,深受傈僳族人民喜爱。摆时多为集体性的男女对唱,也可由一人作自娱性独唱。歌唱内容分为“朵我”、“辖我”两类。

相关阅读

MORE+

最新文章

MORE+

              熱門標簽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