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文章列表页
南朝書法簡述

南朝書法簡述

2024-07-18 18:15:02 作者:老黄历   

作者:汤大民

南朝书法批评蔚然兴起:以二王立则,“神采为上”

东晋灭亡,代之而兴宋、齐、梁、陈四朝,史称南朝;在中国北方,先后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朝,史称北朝。南北朝分治形成了书法史上南尚婉丽北宗峻美,南多帖北多碑,南多名家而少名碑,北多名碑而少名家的特殊现象。南朝书人是东晋遗产的直接的当然的继承人。由于晋代书法创作取得了超越前人的丰硕成果,今体书法涌现了大量的名作名家,遗产是十分丰富的。如何接受、消化历史的馈赠,把感受上升为理性认识,探索艺术创作基本规律,就成为南朝书人的历史责任,书论韵繁荣就成为南朝书史的一个重要特征。晋代书法理论研究是环绕着王羲之“意在笔先”这个中心理念展开的,其侧重点一是各种书体的审美特性的探讨,一是笔法和其他技法的总结,也就是“笔阵观”的阐发。到了南朝,在人物品藻风气影响下,书法理论则以品评为主,把书法作品当作个人的品性风貌来观照,通过考察不同书家艺术上的优缺点、法度的备缺、功力的高低、心手相应状况等等,给予书家以褒贬,甚至仿效九品中正制对书家分品论级。这些方式方法是否合理和科学,结论是否准确,暂且不论,它至少表明,书法的艺术批评和鉴赏已蔚为风气,书法鉴赏学已开始建立,书法实践已要求规模理论的总结,理论已直接介入实践,主动干涉和指导实践。如果说这之前书论还处在书家个人体会的经验性层面,现在已开始从具体分析、比较数十上百书家的成就中抽象出理念来。这种趋势与当时钟嵘《诗品》、刘勰《文心雕龙》等文论宏著的问世是相互辉映的。由于南朝绘画空前繁荣,绘画理论也有了重大发展。书画血缘关系更为亲近,因而两者在理论上也常常“不谋而合”。南朝画论以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的“六法”为代表,其中“气韵生动”、“骨法用笔”两法,具有普遍的、美学意义。

相关阅读

MORE+

最新文章

MORE+

              熱門標簽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