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4 13:15:02 作者:老黄历 傳統節日
作者:*萌萌哒*1、图吉利:所谓年年有鱼(余),吉庆有鱼(余)。
2、图好吃:煎炸烹煮均可,味道鲜美,众口可调。
3、富营养:大多数鱼类脂肪低,蛋白质高,且含多种维生素与微量元素。
4、较清淡:因脂肪较底,比猪牛羊肉清淡。
5、任挑选:食鱼种类繁多。价格差距较大,可根据各自经济条件,任意选择;也可根据口味选择,根据烹饪要求选择。
6、利病人:除痛风等少数疾病外,大多数慢性病人,吃鱼都有益。有的鱼还可治疗某种疾病。
天津人的食鱼文化
天津人爱吃鱼,这在很古就有记载。天津人管咸、淡水产称为海、河两鲜。应时到节吃海货叫尝鲜。如果家里缺钱,“当当吃海货,不算不会过”。天津人爱吃鱼,世代相传,呈现出独特的食鱼文化。
战国陶器“鱼鸟纹壶”
1956年在东郊(今东丽区)张贵庄,掘出33座战国墓,出土33件陶器。这是天津考古的重大发现。不仅把天津的历史前推了2000年,还印证了天津人战国时代就以渔为生,喜欢吃鱼。其中的“鱼鸟纹壶”可以说是一件美器,最有特点的是在壶的腹、颈之间,刻画三圈带状排列的图案。居上为斜方格纹;中部是五只欲展双翅的大鸟;下边刻七条游弋的鲤鱼。斜格纹象征鱼网;大鸟尖嘴长足,好似鱼鹰;鲤鱼肥腴,“秀色可餐”。
战国时代的天津古迹,不只张贵庄一处。在南郊(今津南区)巨葛庄方圆十里就有9处。比现今的自然村还密集。可谓“炊烟相望,鸡犬相闻”。这些古村落,出土最多的生产工具是鱼网坠。两千多年前的鱼网不易保留下来,网坠是泥土成形烧制的,现在还挺结实。一般为扁平长方形或椭圆形,两端带凹糟。有的侧面也有两条凹槽,便于勒紧网绳。有的用破碎的陶片磨制、穿孔制成。说明战国时代天津的经济生活主要是捕鱼,人们最多的吃食就是鱼。
唐代泥塑“人面鱼身俑”
在军粮城的刘台、唐洼和白沙岭,发现有唐代的“土城”和古遗址、古墓葬。1957年发现的石棺墓尤为珍贵。石棺由6块大理石板合成,石面刻有“青龙”图案。出土文物有青瓷壶,仆侍俑、胡俑、武士俑、舞乐俑以及陶马、驼、羊、猪和生活用具陶灶、磨、碾、碓等。其中有一件外地少见的泥塑:米黄色,质地坚硬,通体雕作鱼形。脊背向上,腹侧双鳍,鱼尾摆动有力,仅鱼头改作人面形,考古称为“人面鱼身俑”。总体造型同国内外“鱼美人”或“美人鱼”迥异,是天津特色食鱼文化的代表作。
乾隆“御膳”天津面鱼 天津吃鱼的掌故,首推戴愚庵撰:“乾隆吃面鱼。”这是《沽水旧闻》中的一折。 话说乾隆皇帝下江南,路过天津,驻跸海河楼、水西庄和柳墅行宫。有一次想观海,就住在大沽造船所。那一天,他没带一个随侍,微服出游,信步来到海边。眼见晴日当空,海波万里,非常高兴。忽见一渔夫乘舟登岸。乾隆皇帝纳闷:这么好的天气,为什么不抓紧打鱼,回岸干什么?问其原委。渔夫说:“您看天上的日头,周围有三道光,马上要下雨了。您也跟我回家避避雨吧。”二人刚进茅舍,雷雨大作,日以继夜。渔夫款待客人,把刚捕的面条鱼,裹上面烹炸。这鱼外观黄澄澄,内里白嫩嫩,清香扑鼻。乾隆从来没吃过这种面条鱼,既当菜,又当饭,吃了一大盘子。连声称赞:“好鲜,好香,好吃。”转天,雨过天晴。乾隆脱下内衬龙袍做奖赏,渔夫立即叩首谢恩。乾隆念其诚厚,还御赐“渔滨逸叟”匾文。渔夫姓郑,无名,排行老大,人称郑大。日后,人们改呼“龙袍郑”。郑大为乾隆做的“御膳”天津面鱼也名扬天下。现今海鲜酒楼畅销的天津名菜“软炸银鱼”,就是当年乾隆皇上吃的“天津面鱼”。
夢見瓜壞了,得此夢,家庭紛爭頗多,因情感之事與他人間相處不和,生活更有不利之意,求財者不可自作主張,則事業難以順利之征兆。如做此夢,因金錢之事,與他人間相處不合,彼此常有不安之感。冬天夢之吉利,春天夢之不吉利。性格溫
這是參加央視2019春晚群舞的孩子們!大年30不能在家人身邊撒嬌玩耍,且辛苦半年的排練,父母未必能在電視上找到一個鏡頭的閃現,每天排練數小時,天天盒飯,有時累的困了就席地而坐裹衣而眠。但是不值得嗎?非常值得!因爲參與
校慶演出喧鬧,民間舞蹈晚會評價很高。其中,我所關注的“民族形象”中少數民族民間舞蹈創作的學術流派呈現在今晚的晚會上:漢族編舞如何把握少數民族舞蹈的人物形象,如何切入新穎的表演主題,他能否擺脫漢族狹隘民族的模式,能否在
雖然不是努力以後就能有所回報,但還是要繼續努力,等好機會到來的時候牢牢把握,才能夠讓自己的整體運勢獲得明顯的提升,獲得豐厚的回報。生活的質量越來越好,需要了解清楚。那麽,1981年屬雞的轉折點在哪呢?1、猴年1981
名字在我們的一生中起著關鍵作用,不但可以彰顯個人特色,還能在社交中給他人留下難忘印象。對于名字的選取,不只是要好聽易記,更應契合孩子一生的運程,尤其是與出生年月日的適配。今年出生的孩子適合什麽好名字呢?這裏爲您推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