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6 17:45:02 作者:老黄历 傳統節日
芒种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表示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75°时叫芒种节气。芒种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此时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
安苗
安苗是安徽南部的习俗,人们在种完水稻之后就会举行安苗祭祀活动,人们会有新磨制的麦面蒸发包,这些发包被人们捏成各种牲畜和瓜果蔬菜的形状,并与蔬菜汁染色,用以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
关于芒种,有谚语说“麦黄农忙,秀女出房。”意思是说在此节气,连女子也要下地帮助度过“农忙”;在河北某些地方,芒种这天则有“嫁树”的习俗:用刀子在枣树上划几下,寓意可以多结果实。
送花神
有趣的是,有资料显示,芒种这天有“送花神”的仪式。在民间,农历的二月二是迎花神的日子,又被称为花朝节。此时已经是大地回春,百花盛开,人们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迎接花神归来人间。到了芒种时,时间已经到了农历五月,随着气温的升高,百花开始凋残、零落,人们在这时祭祀花神,并与花神饯别,并对花神的到来表示感激,期盼来年与她再次相会。“芒种时节天气炎热,百花开始凋零,这也是表示对花神的感激之情”。
送花神的习俗早已离我们远去,但从古典名著《红楼梦》中对这一习俗的描绘,我们还可以依稀看到古代这一风俗的影子:“至次日乃四月二十六日,原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尚古风俗:凡交芒种节这日,都要摆设各种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谢,花神退位,须要钱行。然闺中更兴这件风俗,所以大观园中之人都早起来了。”“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绞锦纱罗叠成千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棵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飘,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让,燕妒莺惭,一时也道不尽。”
“古代老百姓之间也比较流行类似仪式。在老北京城南有‘花神庙’,芒种前后会举行庙会,还会举行一些酬神表演。”
打泥巴仗
打泥巴仗的习俗源自于贵州省东南部地区的侗族,每年到了芒种时节,侗族的小伙子们都会去同辈女孩家里给她家帮忙,插秧的时候大家就会互相调笑,泼水、甚至互相甩泥巴。由于旁边都是彼此的亲朋好友,因此两个人的互相甩泥巴常常会演变成一场泥巴“大战”。在打泥巴仗的过程中,谁身上的泥巴最多,那个人就是最受欢迎的一个。
煮梅
在中国南方,每年农历的五六月份正是梅子成熟的季节,此时摘下来的青梅可以直接吃,也可以用来煮酒。我国另一部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在第二十一回中就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段落。曹操带着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回到许昌,献帝认刘备为皇叔。
吃青梅或者青杏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青梅含有多种天然优质有机酸和丰富的矿物质,具有消除疲劳、美容、调节酸碱平衡的功效。
只不过,新鲜梅子大多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后方可食用,这种加工过程便是煮梅。
与新麦面一样,芒种时一些花也可以做成食物,如槐花等等。从古至今,人们都意识到夏季新陈代谢旺盛,会有意识地吃一些应季的新鲜水果食材,“‘芒种’的到来有提醒人们注意清补的意思。
申報地區或單位:山西省大同市 北路梆子是“山陝梆子”分化出來的“上路調”,也稱“北路調”或“北路戲”。1954年正式命名爲北路梆子。流布于晉北、內蒙古、冀西北及陝西省部分地區。北路梆子雲州道(大北路)是北路梆子劇
夢見自己成績差,得此夢,因小事與愛人爭吵,頗多者家人關系不和,生活更有不利之事,財運難以興旺之意。如做此夢,得此夢者與他人因小事糾紛不斷,金錢之事需看清對方真實目的,切不可被他人所利用,導致你壓抑頗多。春天夢之吉利,
屬猴人2024年3月間會迎來好的表現,時來運轉,若是能夠從財運、感情、事業發展等方面進行合理的分析,就能夠很更好的去規劃把握生活,即便在生活中遇到了麻煩,也能從容不迫的去應對各種挑戰。那麽,屬猴人2024年3月運勢如
茶葉店取名常用字推薦1、可用【青】字,寓意古代指黑色爲青,現代指深蘭色爲青。取名用,象征純淨。學問豐富,清雅榮貴,福祿雙收,成功昌隆。比如雅青茶葉店、蔚青茶葉店、沾青茶葉店。2、可用【端】字,寓意正派端正東西的一頭。
現在很多的父母在給孩子起名時會下一番功夫,因爲名字起得好,孩子的人生就已經成功了一半,並且孩子也會因爲名字的到來變得更加具有自信一些,提高個人的人際關系顯得格外重要。我國文化源遠流長,想要擁有更爲突出的名字,才能夠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