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文章列表页
重陽節定爲敬老節!各地民俗活動

重陽節定爲敬老節!各地民俗活動

2025-04-06 13:45:02 作者:老黄历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重阳节的习俗有登高远眺、赏菊花、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因此,重阳节也叫“登高节”、“茱萸节”、“菊花节”。到了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庆祝,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到了清代,这种风俗依旧盛行。

重阳节

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一些地方把夏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1989年,我国政府将农历九月初九正式定为“中国老人节”、“敬老节”,重阳节又成为一个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节日。2012年12月28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进一步在法律上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作为老年节。

那么,为什么将重阳节定为敬老节呢?在中国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又为“极数”,指天之高为“九重”。九月初九,日与月皆逢九,是双九,故曰“重九”,同时又是两个阳数合在一起,故称“重阳”,所以这一天为重阳日。因为“九九”重阳与“久久”谐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因此,重阳节寓意深远,自古以来,人们就对重阳节怀有特殊的感情。 中国政府在1989年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老人节”、“敬老节”。

习俗

汉代《西京杂记》中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自古以来,庆祝重阳节一般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秋日之景是历代文艺青年钟爱的题材,陶渊明认为秋和春都是一年中的好时节,有感而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超然于物外的诗句;杜甫《登高》中描写的秋色则气势磅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杨万里笔下的秋色风姿绰约“西风尽有东风手,柿叶枫林别样春”;而杜牧《山行》中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更是传颂至今。

登高赏秋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深秋之际,漫山红遍,层林尽染,正是登高望远的好时节。

重阳登高习俗古已有之,从李白的“乐游原上清秋节”、王维的“遥望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等诗句中已可窥见重阳登高的风貌。

为什么古人偏要定在九月九日登高呢?有一种说法认为,重九是一“阳”登勤之日,地气上升,天气下降,古人为了避免接触不正之气,登高以避邪气。重阳是在霜降后、即将冬藏时具有仪式感的秋游,所以民俗有上巳“踏青”,重阳“辞青”之说。

饮酒食菊

秋天的色彩斑斓,晕染在菊花的五颜六色里;秋天的万种风情,绽放在菊花的千姿百态中。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重阳前后,恰是菊花绽放的季节,菊花与重阳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起源是因为“吃”——民以食为天嘛。

相关阅读

MORE+

最新文章

MORE+

              熱門標簽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