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文章列表页
淺析王铎的書法藝術及作品市場走向

淺析王铎的書法藝術及作品市場走向

2025-10-05 11:00:04 作者:老黄历   

王铎《赠今础先生扇面》在中国书法史上,有两位书法大家不得不提,一为王羲之,一为王铎。有“先王后王”之说。王铎(1592—1652年)是明末清初的大书法家,世称“神笔王铎”。他的书法与董其昌齐名,明末有“南董北王”之称。字觉斯,一字觉之,号痴庵,又号嵩樵,别署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明天启元年(1621年)乡举,二年(1622年)进士,旋授翰林院庶吉士,累官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入清,官礼部尚书。顺治八年(1651年)乞假归里,次年病逝,赠太保、谥文安。由于王铎在明清两朝均当过礼部尚书等职,这一点常为后人所指责,认为王铎在民族气节上有亏。这些与他的朋友黄道周、倪元璐正好相反。所以,王铎虽然书法造诣很高,可在历史上,他却因降清而被列入《贰臣传》,被后人所垢病。受此牵连,他的书法也遭遇冷落,曾一度无闻尘世间。王铎的书法享有很高的声誉,明末时期的书法盛行董派,竟尚姿媚而少刚健。而王铎、黄道周、倪元璐、张瑞图、傅山等有志于宏扬传统书法艺术,开展了复兴书坛活动,在当时有很大影响。在学习书法上,王铎很重视继承传统,传说王铎学字呕心沥血,每字写一万遍以上。清倪灿云:“王觉斯写字课,一日临帖,一日应清索,以此相间,终身不易。”从传世的《拟山园帖》看,有相当数量是临古之作。功力之深,令人叹服!王铎的书法以草书成就最高,他笔下的草书苍劲老健,雄强恣肆。在用笔上善于多变,方圆正恻,典雅刚狠无所不能;在用墨上,从浓到淡,从涨墨到渴墨运用自如;从结构上,盘屈错位、气势撼人。尤擅长高头大轴上书写草书,犹如惊涛骇浪,一泻千里,其气势和意境令后人望尘莫及。王铎的草书在当时开辟了一个新境界,并对后世也有很大影响,至今在日本有一大批崇拜者。吴昌硕赞其书法曰:“文安健笔蟠蛟璃,有明书法推第一,”当代启功先生也有言曰:“觉斯笔力能抗鼎,五百年来无此君。”他书法用笔,出规入矩,张弛有度,却充满流转自如、力道千钧的力量。日本人对王铎的书法极其欣赏,还因此衍发成一派别,称为“明清调”。 他的《拟山园帖》传入日本,曾轰动一时。他们把王铎列为第一流的书法家。提出了“后王(王铎)胜先王(王羲之)”的看法。王铎的墨迹传世较多,不少法帖、尺牍、题词均有刻石,其中最有名的是《拟山园帖》和《琅华馆帖》。王铎也善绘画,画山水宗荆、关,丘壑峻伟,皴擦不多,以晕染作气,傅以淡色,沉沉丰蕴,意趣自别。山水花木竹石,皆用书中关纽。间作兰、竹、梅、石,洒然有物外趣。山东省济南市博物馆收藏有王铎的《雪景竹石图》。王铎的书法历来是藏家竞相寻觅的目标。

相关阅读

MORE+

最新文章

MORE+

              熱門標簽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