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1 20:15:04 作者:老黄历 傳統節日
作者:姜和羊皮鼓舞在羌族中有着很长的历史,是羌族祭祀时所用的一种舞蹈。传说有一只山羊吃掉了羌族祖师爷从天神那里得到的经文与衣食住行的学问,经金丝猴的点播后用山羊皮做成鼓,从而在敲羊皮鼓时就会出现经文。那么,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一下羌族文化吧!
位于四川省汶川县马蹬村的“何家祖坟”是当地羌族何姓大家族的墓地。根据资料记载,羌族古代葬俗以火葬为主,火葬通常在日落后进行。火化时亲人们围坐一旁哭泣,然后转为以吟唱丧歌来寄托哀思,再继之以牵手顿足的舞蹈为祈求神灵保佑死者进入另一世界进行祝福。歌舞直延续到次日清晨,将骨灰埋入地下为止。这种丧俗在《吕氏春秋·义尚》中有“氐羌之虏也,不忧其系累,而忧其死而不焚也”的记载,可为左证。在少数民族之中,羌族的“丧舞”和为祭祖所举行的传统祭祀舞蹈都极具特色。
当太阳把高大松拍树长长的影子缩到最短时,村寨里的男女和前来特为祭祀何家祖先的巫师们,跟随着何家主人陆续到达一片松柏围绕的墓地,并在林中的坟茔前供放好各类祭品后,便等待着祭祀“时辰”的到来。
只听得羊皮单鼓的一阵作响,一队由手拿雕有神仙头像的“克里米娃子”神杖、戴着放置圣物帽子的巫师为首开路,紧跟其后的是头戴金丝猴头,羌语称作“休匹儿”猴皮帽,手拿挂有鹰爪等避邪物“板铃”的大巫师、敲打着羌语称“日卜”羊皮单鼓、挥舞棍棒类法器的六、七位巫师组成的队伍,从松柏林外蹦跳而来。他们踏着咚咚作响的羊皮单鼓和板铃响声,跳起了《金丝猴舞》。头戴金丝猴头帽的巫师在自己作舞的同时,还负责指挥其他巫师在仪式过程中表演各种舞蹈的方向和应做的次数。
这些巫师每人的舞姿并不相同,有的边挥动法器边向各个方向弓腰屈背地祭拜;有的轮流替换着左右腿做前后蹦跳、有的却在原地左旋右转……,似乎是在表演着各自的“单人舞”。在整个表演过程中,所有巫师唯一一致的是,每人口中都用不停念唱的咒语和经文伴陪自己的舞动。
在羌族的祭祖仪式中,有大巫师必须头戴金丝猴头皮帽,并同时敲打羊皮单鼓的特殊习俗,而这一习俗的来历还有着一段有趣的神话故事为根据。
据说,很早以前,羌族是拥有自己文字的民族。当时已十分年迈的祖师爷为了把从天神那里得来的各种经文和有关人间衣食住行的所有学问,花费了极大的心血记录并保存在一卷卷桦树皮上,准备传给羌族的后代。这一年的春天,祖师爷生怕这些桦树皮经卷受潮,便拿出来放在外面的山坡上晾晒。竟不知何时跑来一只山羊,把所有的桦树皮经卷统统嚼吃饱餐后逃遁而去。等祖师爷午后来收取经卷时,发现所有经卷竟全部丢失而大惊失色,四处寻觅也不得踪影而急得拍胸顿足、悲痛欲绝。这时一只金丝猴从高高的树上爬了下来,告诉祖师爷它曾看见一只山羊吃掉经卷的经过。
从此后,祖师爷便下决心要在他的有生之年,不管花费多大心血也要寻找到这只罪恶的山羊。后来,经历了千辛万苦在金丝猴的引路和协助下,终于找到了这只罪恶的山羊。祖师爷为了惩罚这只山羊,把宰杀后的山羊皮制成了祭神用的单鼓“日卜”,使它永世遭受羌族后代的鞭笞。从此以后,每当祖师爷敲打单鼓时,眼前就会出现写在桦树皮上的经文字句。为了使这些宝贵的经文永远不会再度丢失,祖师爷背下所有的经文,并以口传心授的方法传授给后代巫师,而再不使用文字,因此羌族至今只有自己民族的语言而没有了文字。
同时,为了感谢金丝猴引路找寻到山羊,使羌族后代通过古老经文而倍受五大天神保佑的功德,便在金丝猴死后将它的头部和皮制成了帽子,装饰上可以驱邪镇魔的小铜镜、海螺等法器,作为祭祀中不可缺少的崇拜之物。
孕婦夢見早産,五行主木,象征新生希望與力量,與他人間融洽相待,胎兒發育良好,切莫因小事有所壓抑之想法,此乃吉兆。春天夢之吉利,冬天夢之不吉利。孕婦夢見早産,春天夢之更爲應驗,生兒子之迹象。如近期胎動明顯者,切莫因小事
申報地區或單位: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講古是閩南地區特有的曲藝形式,流行于福建省廈門市及周邊地區。它産生于清代中後期,至今已有百余年曆史。講古運用閩南話豐富的詞彙、特有的韻律及諺語、俗話、掌故、歌謠等談古論今,讓聽衆在欣
好的名字對于孩子一生成長有著極爲重要的影響作用。然而在選擇好名字上,不僅要參考其寓意內涵,更要考慮到孩子的出生年月日,尤其是孩子的生肖。父母都抱有對孩子的美好希冀,來選擇一個適合的名字,龍年出生的隋寶寶有什麽好的名字
作爲陪伴孩子一生不斷成長的名字,好的名字猶如人的衣冠,是給予他人的第一印象。所以,能夠挑選出一個使人容光煥發、引人矚目的好名字,對一生的磁場和運氣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有些名字盡管好記,但這並不代表這個名字契合孩子的出
夢見去藥店,得此夢,生活有好運之事,財帛豐厚,貴人運多,應多參考他人意見,得此夢情感有不利,難以穩定,多有孤獨歎息之感。如做此夢,乃是心中有不安之感事業多有小人從中作祟,如近期有煩惱事者處事應堅守本心,不可左右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