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01 15:30:04 作者:老黄历 傳統節日
正月十五,我国俗称为元宵节。“元”是第一的意思,古称正月为元月。“宵”就是夜晚。元宵就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旧时这天前后,民间家家户户均张灯、送灯、玩灯,尤其十五日夜通宵灯火通明,故又称“灯节”。据史料记载,元宵节与道教有关,道教把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和十月十五各称为“上元”、“中元”和“下元”。所以后世又把元宵节称为“上元节”。河南民间也有直称“过正月十五”、“正月十五挂灯笼”的。
古人把这一天定为过年后的第一个节日,是很有诗情画意的。尤其是它那富于娱乐性的习俗,更给人以一种美的诱惑。
元宵节在我国究竟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探起源来却有四种不同的说法。
一说与道教有关。这种说法认为,在西汉武帝时,有一位神仙主张尊太乙神为至尊至贵的神。因为太乙神早在战国时已被人们祭祀,屈原在加工整理楚国的民歌《九歌·东皇太乙》中,就写到了当时民间祭祀太乙神的风俗。
与屈原同时代的诗人宋玉在他的《高唐赋》后段,也提到了楚人祭祀太乙神:“有高士……醮鬼神,礼太乙。”汉武帝是极信鬼神的皇帝,面对神仙家的建议,岂有推辞之理?他立即在汉长安城东南建了一座太乙祭坛,按照方士的说法去祭祀。但此时还没有与灯节的风俗挂钩。风俗的起源总是在曲折中发展的。在汉武帝元狩三年(公元前一二O年),方士李少翁得到汉武帝的宠幸,又建议在长安西北甘泉筑离宫,画天、地、太乙诸神像。又过了两年,汉武帝久病不愈,上郡有一巫师,能召鬼神治病,汉武帝便召来与神通话。
神君说:“天子无须优虑病情,病会很快好转,待你身体康复后,我们就将相会于甘泉宫。”汉武帝虽看不到太乙神,但感到能与神仙对话也是莫大的幸运,一阵高兴,病情减轻了,到了甘泉宫身体竟然恢复了健康。因此大赦天下,置寿神宫,尊太乙神为至尊至贵之神,规定每年在正月十五明月照耀之夜,作为隆重纪念太乙神的日子,从黄昏开始,通宵达旦用盛大的灯火祭祀,从此,便形成了正月十五张灯结彩过“上元节”的风俗。
第二种说法与佛教有关。东汉明帝刘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对佛教感兴趣的皇帝。当时蔡情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知道了印度也有张灯结彩的习俗:正月十五日,僧徒俗众云集,观佛舍利放光雨花,认为是上元天宫赐福的良辰。刘庄为了推尊佛教,就下令正月十五“烧灯表佛”,用以象征佛家学说大放光明。由上可知,正月十五放灯火之俗始于汉武帝太乙神,主要在皇宫举行,东汉后又由于佛教传入中国,中印习俗互相融合,合璧成了一个独特习俗,使此节更加繁荣,由宫廷传到民间,正月十五,城乡灯火辉煌,昼夜通明,士族士民,一律挂灯。据《事物纪原》记载:汉代西部长安城有执金吾负责宵禁,“晓嗅传呼,以禁夜行”,唯有正月十五日夜晚,皇帝特许执金吾弛禁,前后各一日允许士民踏月观灯。
第三种说法,与消灭诸吕有关。据记载西汉惠帝刘盈死后,其母吕雄篡位,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吕雄死后,周勃、陈平等人协力于公元前一八O年扫除诸吕,拥立刘恒为帝,即汉文帝(公元前一八O一公元前一四O年)。因为勘平诸吕的日子正是正月十五,所以每到了这天晚上,刘恒就出宫游玩,与民同乐,以示庆贺。到后来,司马迁创建了《太初历》,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第四种说法与一个动人的民间传说有关。相传,在汉武帝时有个叫东方朔的人,足智多谋,风趣滑稽,常在汉武帝面前献计逗乐,深受武帝喜爱。
好的名字影響了孩子的一生,然而不少父母在選擇名字上卻比較發愁,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有許多寓意良好的字,也有很多來自于典故的美好組合,在名字的選擇上,一定要符合孩子出生的年份五行。2024年是生肖龍年,龍年出生的孩子有什
夢見回到以前的學校,得此夢,得此夢與他人共同投資理財,則身邊貴人運多者,財運更爲豐隆,事業良好之迹象,得此夢應與他人真心相待,事業順遂。如做此夢,得此夢乃是近期與長輩間有爭鬥之事,與長輩相處不安者,生活更有不利。春天
1965年出生的屬蛇女,現今已經步入了59歲的年紀,對于往年以及接下來的生活,人們都會特別的好奇,但是不同的屬相在往年間的運勢發展軌迹或截然不同,需要了解清楚,做好規劃與打算。那麽,65屬蛇女的晚年生活會怎麽樣呢?1
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會擁有幸福穩定的人生,但是人生的發展狀況,會與出生月份有關,再好的月份出生,才能夠爲自己帶來好運。若是在命運發展不太穩定的時候出生,很可能一生難以擁有好運,被黴運所影響和包圍。那麽,2010松柏木男
每個人在現實生活中都需要對于自己的婚姻關系有所了解與期待,才能夠讓後續的命運表現得更爲穩定和諧一些。選擇塑料結婚對象可能會導致自己的發展不太穩定與理想和諧,整體的發展相當的糟糕與不穩定。那麽,2025年屬蛇孽緣生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