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文章列表页
明代端午龍舟競渡

明代端午龍舟競渡

2025-05-17 11:15:02 作者:老黄历   

  明代南方地区端午有竞渡之俗。楚地的竞渡仍保留着救屈原的传说,如万历湖南枟慈利县志枠:“五月端午,邑人刳龙舟,飞囗伐鼓,多桨星驰,谓之竞渡,又谓之救屈原,薄暮乃已,初十日亦然。”嘉靖湖南枟常德府志枠:“各坊市割木为舟,长十余丈,柒五色,选善囗者极竞中流。旧时名为屈原,近则因争胜负。”其他省区谈到竞渡之俗时,极少提到屈原。在吴越之地,万历上海枟嘉定县志枠:“端午有龙舟之戏,具五方之色,多蒿师为之。”嘉靖安徽枟池州府志枠:“端午竞龙舟。小民乘楚俗吊屈原余俗,划龙舟为竞渡之戏。”这里提到楚俗的影响。弘治浙江枟温州府志枠:“是日各分造龙舟竞渡水心,所谓一村一船,遍一邦,祈年赛愿,以从其俗是也。”这里把“祈年赛愿”  作为竞渡的目的。闽赣也是盛行竞渡的地区,江西方志所记,如嘉靖枟铅山县志枠:“端午节,为竞渡之戏,彼此角力争胜,闻有相搏而囗殒者,今官府率禁止之。”正德枟建昌府志枠:“观竞渡,好事者家持酒肉劳之,谓之赏标。”嘉靖枟南安府志枠:“里人造龙舟竞渡,夺标取胜,两岸聚观如堵。”崇祯广东枟肇庆府志枠记载端午:“竞龙舟视先后为胜负,或有溺者。”福建人黄仲昭的诗句反映出龙舟竞渡的流行,所谓“也随时俗看龙舟”、“请看群龙纷竞渡”。  值得注意的是福建方志对竞渡的记载,崇祯枟海澄县志枠:“所在竞渡非惟屈原,亦以辟邪,无贵贱咸买舟出游中流,箫鼓歌舞,凌波,捷者夺标而游,狂呼遍人焉。”  崇祯枟尤溪县志枠:“斗龙舟以祛瘴厉。”笔者认为辟邪、祛瘴厉表达的是竞渡的原始意义,纪念屈原是后世附加的。另外方志中记载竞渡不限于端午,说明竞渡非为屈原而兴,如嘉靖浙江枟山阴县志枠说:“夏至祀先祖以面,乡人竞渡于通津,衣少儿衣,歌农歌,率数十人共一舟,以先后相驰逐。”万历浙江枟会稽县志枠的记载于此除了个别字外相同,只是加上了“观者如堵”一词。看来端午的起源与夏至有关系。

相关阅读

MORE+

最新文章

MORE+

              熱門標簽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