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文章列表页
阿昌族春節

阿昌族春節

2025-01-07 17:30:03 作者:老黄历   

  阿昌族过年,即过春节。时间与汉族春节相同,活动内容带有浓重的民族特色。阿昌族腊月下旬就进入春节的筹备阶段,开始置办年货,舂粑粑、饵丝;和田泥找平地面,刷墙和灶台,搞大扫除,清扫房顶、巷道,清洗家堂的花瓶和香炉;酿甜白酒,杀年猪、腌腊肉、灌血肠等。

备年

  阿昌族的春节是一年中时间最长、最隆重的节日,其意义在于人们辛劳一年到头,农活已全部完成并有所收获,家人应该整顿整顿,团聚休闲几天,走亲串友,娶亲嫁女,了却长期积蓄的心愿。大家吃好,穿好,玩好,养精蓄锐,迎接新一年春耕生产的到来。因此,阿昌族从腊月开始,家家户户就忙着备办年货。  尤其是妇女就更忙碌,一是要制各种咸菜;二是要准备全家人的新衣;三是要酿清醇的米酒,准备下一年喝的酒;四是要赎尘和粉刷地板,打扫屋里屋外,洗净所有的衣物被盖。一般来说,腊月二十四要赅尘,过了二十五就不能赅,所赎尘土和清扫出的拉圾要倒到河里沟里,意思是让家里的一切疾病祸害全部随流水漂走,不再回来(因为水不会倒流)。腊月二十四晚上还要用糯米把把和饵块祭祀灶君,认为灶君这天晚上要飞上天宫。据说,灶君飞到天宫中向玉皇大帝和天神们察告说:你们让我到人间去管各家各户的灶,我在不下去了,那些凡人每天都用千万条棍(即人们用于刷锅灶的竹刷把丝)在我身上敲(人们用过竹刷把后常会在灶上拍几下以去除刷把上的水分),灶上又脏又臭,·我不回去了。玉帝听了后,于大年三十下凡来查看,只见家家户户的锅碗瓢盆擦洗得亮汪汪的,灶也粉刷得新崭崭的,锅里的鱼肉饭菜散发着香喷喷的气味。于是,玉帝回去对灶君说:你在骗我,我去看过了,灶干干净净的,你快下去吧!灶君只得又下到人间。  这则传说显然具有浓厚的道教思想,但它也反映出阿昌族备年的一个侧面。腊月二十五、二十六要用一种粘性较强的当地人称为“胶泥”的泥浆粉刷墙壁、地板、灶台。这期间,还要春糯米把把,做饵块,磨汤圆面,做甜白酒……腊月二十四以后,就可以宰杀年猪。

除夕

  大年三十那天,人们要砍一棵标致美观的松树插在庭院中心作为摇钱树,并采柏枝、梅花插在家堂、大门和摇钱树下,贴对联、门神、喜神(一种剪纸),给水牛角、果树等缠一道红纸。下午五六点钟用煮熟的全鸡、猪肉、鸡蛋、斋饭祭祀天地和灶君,并给祖宗献饭,全家在家堂前磕头,祈求平安。祭祀时要点香烛纸火,燃放鞭炮。放过鞭炮后,忌讳女性串门。祭祀完毕,全家围坐在桌旁吃年饭。饭后,男女主人开始煮肉冻、芋头冻,炸干果(即酥肉)、排骨,这些是过年期间必吃的菜肴。除夕夜男主人要守夜,据说,男主人能通宵达旦守夜的人家,来年不会遭小偷盗窃。

贴春联与吃年饭

  腊月三十,阿昌族家家户户贴春联、贴门神,要给家里的畜厩、果树花树贴红纸条,要将石雄打扫得干干净净,贴上红纸,晚上在雄窝里点上一盏油灯,以感谢石雄一年到头为人们春谷子。还要在院子中央种一棵松树,称为“年松”。种年松的习俗来自于一个民间传说。故事说:  从前,有个国王非常残暴,在除夕之夜派兵四处滥杀无辜百姓,士兵们兵分几路以院子里种有的松树为记号,凡院子里有松树的就是洗劫过的人家。百姓们得知后,都在自家院子里种上松树,士兵们一见松树就不再进去。百姓因松树而逃脱劫难,于是每年腊月三十都在院子里种棵松树,以求全家人平安。时间久了,就成了一种习俗。  此外,腊月三十这天下午,在吃美味丰盛的团圆年饭前,梁河地区阿昌族各家各户要用这些美味的酒肉饭菜去“瓦嘎”(寨神庙)前祭祀寨神,户腊撒地区阿昌族则去票告寨神不要去哪里,初一要来祭祀,再回家祭祀门神和天地间各方神灵,然后再祭祀家堂上的天地、灶君和祖宗。祭祀祖宗时用斋饭五碗、筷子五双、茶酒各五杯,鱼、肉荤菜数碗摆放祖宗牌位前,然后察告祖宗:今天是大年三十,请你们都来请汤饭,请你们不要去哪里,都来坐在家堂上,初四你们再各自回到自己的地方,jl)l孙孙们都要用酒肉饭菜、糖果献给你们,给你们磕头,请你们保佑他们一年四季清吉平安,好人相助,坏人远离。针对每一个磕头者的情况,再祈求祖宗作针对性的保佑。最后再祭祀火塘神,并对火塘神请求说:火塘神啊,您管全家人的平安健康,您不要去哪里,天天守在家保佑全家人平安健康。祭祀每位神灵,都要点上香烛,烧纸化钱。

新年

  正月初一子夜时分,村中童男结队到各家各户“开财门”送吉利,不同寨子开财门吟诵的财门词各不相同,下面是户撒曼令寨的财门词:开财门,财门大大开,金银财宝滚进来,滚进不滚出,金子银子堆满屋,左手开门金鸡叫,右手开门送财来,送财来得早又早,今年比去年好。前门进珍珠,后门进玛瑙,玛瑙珍珠一起进,荣华富贵享到老。都①这头到那头,金子银子堆满楼,都这边到那边,金子银子上万千。八个老台子,九代过成神仙。说喜又说喜,虎皮垫蛟椅,老的高官做,小的来贺喜。一送千年宝,二送万年财,三送三星来高照,四送四季把门神,五送五子登科早,六送六子团圆好,七送七子早高升,八送八子大发达,九送九子神仙吕洞宾。讲的文官话,坐着椅子说。男孩们要在大门外念两遍财门词,主人才把大门打开,然后又到堂屋门外念两遍后,主人才打开堂屋门,让送财童子进入。主人要放鞭炮迎接,并以糖果、压岁钱等答谢送财童子。  开过财门后,村中女童三五成群地到各家堂屋磕头拜年,主人给女童散发糖果和比男童稍少一些的压岁钱。开过财门后,主妇要携带香火、纸钱、饵块等去供奉井神并挑“新水”;男主人则携带香火、鞭炮、纸钱、饵块等到“色曼”供奉寨神。祭完寨神后回来祭天地、灶君和祖宗,村寨周围有佛塔的村寨,村民要去佛塔烧香供斋,凡是有桥梁的地方要供奉桥神。初一,不能“打干锅”,即不能煎炒食物,只能吃煮饵丝和大年三十准备好的冷食。吃过早饭后,信仰南传佛教的信徒去奘房赕佛、念经;信仰汉传佛教和道教的人们到寺庙拜佛并在那里吃斋饭。普通信众到寺庙求签卜卦、上文书,做生意的到财神庙上香。  正月初二上午,经商的人家供财神,做木工的人家供鲁班祖师等。从初二开始,出嫁的女儿要携带丈夫和子女陆续回娘家给家人拜年。寨子中春节前出嫁的女子,其夫要给娘家寨全村各户拜年,拜年的礼品通常为一对糯米粑粑和一筒牛奶,新姑爷由小舅子带领到各户去拜年,新姑爷到各家家堂前磕头,有的村寨要行“三拜九叩”礼。接下来几天,各家设宴招待来拜年的亲戚,并给他们发压岁钱,所给钱数约与礼品价格相当。不同地区阿昌族过年的习俗略有差异,例如在梁河阿昌族地区,大年三十下午祭祀家神前,先要用煮熟的猪头、公鸡等供品祭祀寨神,祭完寨神才能在家堂献饭。正月初一拂晓,要在庭院中央摆一桌斋饭祭天。春节期间要搭秋千,举行隆重的接秋神、送秋神仪式,唱灯,表演《驶春牛》等剧目。

开财门与抢新水

  三十晚上,阿昌族家人围坐在火塘边守岁,火塘里的火不能熄灭。

相关阅读

MORE+

最新文章

MORE+

              熱門標簽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