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文章列表页
二人台小戲中的“串門”習俗

二人台小戲中的“串門”習俗

2025-05-05 13:30:03 作者:老黄历   

作者:王有国在二人台小戏中,有许多剧目反映了“串门”的习俗。这同时也是其它民间小戏的一个重要题材,其中渗透着民间独特的道德价值观念。在农村里,左邻右舍互相到家里“串门”是很随意很平常的事,不必敲门,也不必讲究礼仪和客套,有时端着饭碗也可以去别人家里,有事说事,没事闲坐聊天,这是“串门”的本义,也是农村里特有的习俗。这种邻里之间的亲密关系维系着乡民们的深厚感情,也维系着乡村的凝聚力,但同时为男女之间的交往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方便条件。即使在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亲”清规戒律禁锢之下,在乡村里依然难免有恋爱、偷情之类的事情发生。尤其贫穷的光棍们,主要依靠“串门”来寻找自己的相好。有句民歌唱道“白布衫衫对门门,找不下老婆串门门。”这句民歌运用比兴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串门门”的事:一个光棍为了寻找自己的相好,首先把自己好好打扮修饰一番,穿了一件崭新的白布衫,白布衫的款式是那种中式的对门襟,因为扣子和扣眼是一一对应的,使人联想到串门,也联想到男女之事。因此,“串门”后来又有一个引申义,就是特指男女之间的勾引和幽会。可以是恋爱关系,也可以是非正当的男女关系。在民歌和戏曲中,“串门”成了男女幽会的代名词。“串门”也叫“为朋友”、“打伙计”。“为朋友”就是指男女之间发生感情,甚至有性关系。包括婚外情和男女之间的恋爱关系。“打伙计”跟“为朋友”意思基本相同,有些地方“伙计”跟“朋友”是同义,如山西吕梁地区可以把恋爱着的异性朋友称为“伙计”。但在大多数地方的方言里“伙计”特指性伙伴,“打伙计”专指婚外情。二人台传统剧目大都产生于封建社会后期,内容都是反映旧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封建制度对劳动人民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封建的礼教更是灭绝人性,婚姻没有自由,爱情难以实现,而地位低下的妇女尤甚。当地有好多“为朋友”、“打伙计”的民歌,如:“吃一个豆角抽一根筋,打一回伙计伤一回心。”“胡麻开花一片片蓝,想打伙计难上难。”“樱桃好吃树难载,想为朋友口难开。”等等。这反映了在封建制度下人们很难得到爱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剥夺了青年男女婚姻自主的权利,也剥夺了爱的权利,自由恋爱反而被视为伤风败俗,大逆不道。于是恋爱不得不选择偷偷摸摸的“串门”的形式,而往往以失败的甚至悲剧的结局而告终。没有自由的婚姻,便很难得到真正的幸福和爱情。而没有爱情的婚姻往往会引发婚后的感情出轨,企图用“婚外情”来补偿爱情的缺失。于是“串门”的行为在民间大行其道,这是正常的人性被压抑后,人们为了爱情在不断地挣扎和抗争,有时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人们对爱情和婚姻幸福的不断追求,表现到民歌和戏曲往往不再是现实的情景,而是人们的美好想象,一种理想状态。因此,在二人台的“串门”习俗中,既反映了封建制度下人们被扭曲了的爱情生活和婚姻面貌,又表现了他们不断追求自由爱情的理想。这是现实中的痛苦在艺术形象中的折射。这也说明了民间的婚姻爱情价值观恰恰是对万恶的封建礼教,封建道德观念的背叛。爱情是二人台的重头戏。这些戏表现了穷苦的劳动人民真挚的爱情和对爱情的美好向往。如《五哥放羊》中的“三妹妹”爱上了放羊的五哥,这个“三妹妹”的形象很不确定,从不同的民歌和二人台版本看来,“三妹妹”可能是穷人家的闺女,也可能是富人家的闺女,也可能是地主家的小老婆,无论是谁,对五哥的爱都是出于真情,但她与五哥配成婚的愿望还没有实现,跟其他一些同类剧目一样,这种愿望的实现很遥远,只是一种理想而已。如《打樱桃》,一对青年男女通过打樱桃幽会互述衷情,最后私定终身,但他们愿望的实现显然遥遥无期。这种表达爱情理想的戏还有很多,如《挂红灯》、《打酸枣》等。也有通过曲折途径实现爱情理想的,如《探病》里的二姑娘装病让干妈妈来探病,然后求干妈妈为自己做媒。《五人走西口》中的玉莲看上了以看病算卦为生的太春,然后装病让爹去请太春来看病,最后结成婚姻。

相关阅读

MORE+

最新文章

MORE+

              熱門標簽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