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文章列表页
山東梆子作曲備受爭議的症結在哪裏?

山東梆子作曲備受爭議的症結在哪裏?

2025-10-07 08:15:03 作者:老黄历   

第八届山东梆子戏迷票友联谊会上召开了“山东梆子音乐创作研讨会”,山东梆子界的几位主要作曲人员参与研讨,我也参加了这个会。会上有专家提到,山东梆子的每一个新戏出现后,都是批评、非议之声不绝于耳,导致作曲人员压力巨大,甚至于视山东梆子作曲为“雷区”。甚而至于,保守的山东梆子戏迷观众成了山东梆子改革创新的障碍、阻力。这个观点有代表性,在专业界很多作曲人员都有这个感觉。到底出现这个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呢?是山东梆子的戏迷观众太保守、太顽固吗?我认为不是。反复思索,我想到了一个似乎无关却又很有关的原因——传统戏太少不能满足观众欣赏需求,新创戏不能代替传统戏满足观众的需要,大概这是症结之一。这要从山东梆子的特殊历程说起。山东梆子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逐渐沉寂之后,几乎陷于灭亡之地。剧团的生存状况好转、观众群开始复苏只不过是近几年的事情。这20多年来,山东梆子的观众群出现了严重的“断层”,其实不仅是观众群“断层”,艺术发展也出现了“断层”。它不像别的剧种,例如豫剧、吕剧、河北梆子等,人家的发展从来没有中断过,所以其他剧种的经验是无法适用到山东梆子上边的。要想解决这个“断层”的问题,目前必须要大力恢复优秀传统戏,唤醒观众、培养演员,这是从根本上发展山东梆子的做法。目前各团大编新戏、大排新戏的做法,似乎是饮鸩止渴、竭泽而渔,绝无益于山东梆子的长远发展。山东梆子的观众群已经20多年没有看到山东梆子了,他们对山东梆子的印象还停留在20多年前。山东梆子复苏之后,首要的应该是获得这些老观众群的支持。不熟悉山东梆子的新观众群,他们对豫剧很熟悉,很容易拿新编排的山东梆子戏和豫剧作比较。我们的作曲人员,真是是山东梆子科班出身的很少,大都是“半路出家”,从豫剧作曲转战到山东梆子作曲的阵地上来,他们还没来得及熟悉、掌握山东梆子,就匆忙上阵给山东梆子作曲,本来掌握的豫剧的东西就比山东梆子多,要想在短期之内摆脱豫剧旋律的束缚而进入山东梆子的纯粹状态,那是不可能的,创作出来的作品遭受非议也是必然的。观众听了你的作品旋律,老观众不认可,新观众认为是豫剧,你要想不受批评,那可能吗?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个人认为,从艺术发展的长远角度里看,现在山东梆子最需要的,不是创编新曲、大排新戏,而是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恢复一些优秀的传统老戏。

相关阅读

MORE+

最新文章

MORE+

              熱門標簽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