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文章列表页
唐詩與舞蹈

唐詩與舞蹈

2025-01-21 16:30:03 作者:老黄历   

唐朝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在唐代的每个发展阶段,都涌现了一批杰出的诗人,而且还出现了李白、杜甫等伟大的诗人。据清代康熙年间编成的《全唐诗》,共收录了唐代2200余家的诗4.87万余首,成为我国文学宝库的瑰宝。这些诗歌讴歌了祖国的秀丽河山,表达了当时人民的思想感情,从不同方面展现了当时社会面貌的广阔图景,揭示了唐代社会的各种矛盾。不仅对我国诗歌艺术的发展起着深远的影响,而且还为我们研究唐代的社会风貌和其他艺术形式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唐代也是我国舞蹈艺术兴盛的时代,而唐诗中有许多篇幅是描写当时的乐舞的。从公元618年唐高祖建立唐朝,到唐玄宗天宝年间,前后一百余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良好,这就为舞蹈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条件。唐代人民不仅继承和发扬了南北朝时代的文化传统,而且还吸收了其他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再加上唐代对外通商贸易的发展,也促进了文化艺术的交流。一些国外和西域的优秀音乐、舞蹈相继传入唐朝,西域舞蹈多配以乐,故唐代盛行乐舞。 中原乐舞和西域乐舞长期交汇融合,又经过人们的不断加工改造,吸取其中的精华,从而更丰富了唐代的舞蹈艺术。然而,舞蹈艺术是一种时间性很强的视觉艺术。虽然唐代的舞蹈艺术十分繁盛,但在当时的科学技术条件下,都很难纪录下它们的完整形象,再加上战乱等一些客观原因造成的一些文图艺术资料的大量散失,致使唐代的乐舞资料保存下来的很少。我们现在只能从一些壁画、雕塑、史书、乐书等一些文史资料中窥探出当时乐舞艺术的端倪和风采,而唐代的诗歌,却从不同的角度记载和描绘了当时的舞蹈艺术形象。这些诗歌不仅可以使我们看到唐代乐舞的成就,以及当时乐舞表演的盛况,也为我们研究唐代的舞蹈艺术,发掘整理我国舞蹈艺术的历史遗产,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唐代乐舞种类繁多,主要有健舞和软舞两类。其中健舞包括《浑脱》、《剑器》、《胡旋》、《胡腾》、《柘技》等;而软舞中有《凉州》、《绿腰》、《苏合香》、《甘州》、《春莺啭》《垂手罗》等,唐代诗人对这些舞蹈都有不少歌咏。比如被后人称为“诗圣”的杜甫,在他着名的诗篇《观公孙大娘剑器行》一诗中,就惟妙惟肖地刻画了当时驰名的舞蹈艺术家——公孙大娘激动人心的舞蹈形象:“耀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在唐代胡旋舞也很盛行。据说此舞是天宝年间康居国(今中亚西亚撒马罕)传入中原。唐代杰出的诗人白居易就有描绘胡旋舞的《胡旋女》:“胡旋女,胡旋女,心应弦,手应鼓。弦鼓一声双袖举,迥雪飘遥转蓬舞。左旋右旋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巳时。”从中可以看出此舞是以旋转为特色的。 《霓裳羽衣舞》是盛唐时期最为盛行的舞蹈之一,流传已久。传说此舞是在唐玄宗年间,由当时的西凉总督杨敬述,把外国传来的乐曲献给唐玄宗,得到他的喜爱。唐玄宗深晓音律便加以润色,并配以清歌曼舞,据传舞者的眼饰是上衣缀了很多羽毛,下着白色又有闪光花纹的裙裾。于是唐玄宗便为它取了一个美丽的名字“霓裳羽衣舞”。唐诗中多有歌咏这个舞蹈的诗篇。诗人们往往用传说中仙女的名字来比喻舞中人。白居易的《霓裳羽衣舞歌激是其中突出的代表作。

相关阅读

MORE+

最新文章

MORE+

              熱門標簽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