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文章列表页
基諾族婚戀“三部曲”是什麽?基諾族婚戀的過程

基諾族婚戀“三部曲”是什麽?基諾族婚戀的過程

2025-07-10 14:15:03 作者:老黄历   

作者:姜和

婚姻习俗从古至今都有着独特的传统文化,而关于婚姻的习俗在每个地方都得不到了不一样的传承。虽说现在都实行婚姻自由,但在基诺族的婚恋还是有着一种非常特别的习俗,那就是婚恋三部曲。想知道基诺族的婚恋是那三部曲吗?下面的基诺族文化为您解答。

你所不知道的基诺族婚恋“三部曲”

基诺族婚恋自由。解放前青年男女婚前的社交活动不受任何约束,婚前生子不受歧视,可随母亲在大家庭中生活。解放以后,这种习惯已逐渐改变。基诺族的传统婚恋,一般都要经过“巴漂”、“巴宝”和“巴卓”三个阶段,即秘密交往、公开爱情关系、同居,举行婚礼,正式成亲。

青年男女在婚恋以前,先要举行成年礼,然后方可参加社交活动,寻找伴侣。青年们谈情说爱的方式灵活多样,上山砍柴,下地劳动,边走边谈。有时还隔山唱歌,以歌声传情求爱。

基诺族村寨内,一般都设有一幢称为“尼高卓”的公房。“尼高卓”内设有竹凳、竹床,是年轻人进行社交活动的主要场所。每当夜幕降临以后,未婚青年大多集中在“尼高卓”内,男青年弹弦子,女青年吹口弦,自由谈笑、唱歌取乐。有情有意的男女,常成双成对地聚在一起,时弹、时唱,窃窃私语,交流感情。年轻人在生产活动和“尼高卓”公房内的娱乐活动中交往结识,有了一定感情以后,便进入“巴漂”——秘密幽会的阶段。

青年男女的幽会,往往以花相约或用树叶信相约。基诺青年以花约会,与布朗族恰好相反,是姑娘采来鲜花,主动送给自己中意的伙子表白爱情,传递夜间单独幽会的邀请。伙子以戴花表示有意,以不戴花表示拒绝。一对有情有意的青年,往往在夜里找个僻静之地,倾诉衷情。青年们传递情感信息的树叶信,更是特别,只有心有灵犀者可以破释。

在林间小道上,如果发现新摘下的植物叶上,吐有嚼槟榔的红色汁液,那便是情人们传递的幽会或表白感情的信息。所用的树叶不同,传递的信息也就不同。据说,如果槟榔汁液吐在厥类植物叶上,那是嘲弄情人的人格低下,如同供人垫坐的厥叶;如果槟榔汁液吐在扫帚叶上,又摆上三尖用红线拴着的苦马草叶,那是表示俩人的心已相交相融,草枯叶烂都不变心。

一些约会的树叶信,用树叶或摆法暗示相见之地,有心人自会找到幽会地点。看到别人的树叶信,一般不能乱动,如果稍微做点手脚,会导致相爱的青年反目成仇。经过一段时间的幽会,双方都觉得情投意合,便互赠定情物,公开爱情关系,进入“三部曲”中的“巴宝”阶段。年轻人互赠的定情物多是小刀、烟斗、耳塞(耳环)、挎包。一旦定情,便公开往来,互相照顾,事事相帮,并开始同居,进入“巴卓”阶段。

男青年往往深夜登楼,与女友同宿,雄鸡打鸣即下楼离去。女方父母发觉也不干涉,任其发展。情人同居的时间,依各自的家庭经济情况而定。经济条件好的人家,在同居一段时间后便应举行婚礼,在男方的大长房内占有一个火塘,享有一个小家庭的权利;经济困难,无法举行婚礼者,可一直同居到有条件时再举行婚礼。

举行婚礼,仍然要预先履行说亲的手续。说亲时,通常请男青年的舅父或村社头人为媒,带上一定礼物去向女方父母求婚。然后请“莫麦”(会推算日子的人)择吉日,定婚期。举行婚礼前,男女双方都需要给舅父送三次酒、肉作礼。男方还需给舅父“接人费”,给女方母亲“奶母费”。举行婚礼时,男方宰猪祭祀,将猪头、猪脚献给卓巴、卓色等头人,按照女方长房内火塘的数额分送米酒、肉包。

在男方长房内设酒席待客。

相关阅读

MORE+

最新文章

MORE+

              熱門標簽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