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文章列表页
從美術考古、美術創作到美術史論——讀王子雲著作三種

從美術考古、美術創作到美術史論——讀王子雲著作三種

2025-09-06 20:45:02 作者:老黄历   

作者:李一鸣摘要:本文作为一篇书评论文,在仔细研读王子云先生《中国雕塑艺术史》、《从长安到雅典——中外美术考古游记》和《王子云西北写生选》的基础上,从美术考古、美术创作和美术史论三个角度对三本书的核心思想和内在联系作出整体的把握与阐释。关键词:中国雕塑艺术美术考古美术史论写生2005年8月,岳麓书社全新推出王子云的《中国雕塑艺术史》、《从长安到雅典——中外美术考古游记》和《王子云西北写生选》等作品三种,与此同时,9月27日,广东美术馆隆重展出将持续一个多月的“抗战中的文化责任——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六十周年(1940—1945)纪念展”,这两个并非偶然的事件,其中的绝对主角同为王子云先生,这位六十年前惟一被法国艺术界收入《现代艺术家词典》的中国画家,首次率团对敦煌进行艺术考古和撰写出我国第一部雕塑艺术史的中国学者。王子云(1897—1990),安徽萧县人,我国著名画家、雕塑家、美术教育家、美术史论家和考古学家。王先生早年留学法国七载,回国后,先后执教于各大中专美术院校,教学之余又漫游全国各地进行美术考古。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抗日战争期间,为了保护国家瑰宝避免毁失于战火,他率领“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辗转陕西、河南、甘肃、青海等省,对艺术文物进行抢救性的复制、拓印、照相以及绘写等等保护措施,把对祖国的赤诚之心和对艺术的醉心,融入一座座石膏模型、一张张墨色拓片和一幅幅五彩画卷。进入耄耋之年,王先生克服年老力衰等身体诸多不便,整理实地踏查所集资料,回忆游历考察感悟,创作出《中国雕塑艺术史》、《从长安到雅典——中外美术考古游记》等皇皇巨制。穿过历史烟云,回顾王子云先生献身艺术的一生,展阅欣赏先生数米长的巨幅画卷,为其浑厚的艺术感染力和执着的求实精神所深深感动;细读先生大作,倍感字字珠玑动人心旆,由衷敬佩其对宏阔艺术史的圆熟把握和中外艺术精品的真切体悟与细致言传。而这些,莫不与先生数十年如一日,身体力行游历中外,进行美术考古有着重大而深远的联系;《中国雕塑艺术史》、《从长安到雅典——中外美术考古游记》和《王子云西北写生选》等三部作品,也比较全面和客观地反映了王子云先生辛勤耕耘在广袤的艺术世界,把美术考古、美术创作和美术史论等三重工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即从艺术考古的角度对出土文物进行考察研究与积极保护,同时广泛汲取社会生活素材进行绘画创作和收集雕塑艺术史资料进行深入的理性思考。《从长安到雅典——中外美术考古游记》分为中国编和欧洲编两部分,以作者亲身经历为线索,辅以大量珍贵的图片,记述王子云先生游览考察中外博物馆、美术馆与古代艺术宝窟等,同时欣赏品评古今雕刻、绘画艺术精品。先生酷爱游历观赏,早在留学法国期间,足迹遍布英、法、希腊等西欧各国的各大博物馆、美术馆;曾先后两次渡海游览英伦,并参观了在那里举行的中国古代艺术国际展览会,欣喜沉醉于中国古代艺术精品之余,对于祖国珍宝被掠和流失海外感到无比痛心。1940年至1945年,王子云先生率领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先后考察了关中汉唐陵墓、洛阳龙门石窟、青海塔尔寺、敦煌千佛洞、河西走廊祁连山区佛窟群以及西安、兰州等地的考古发现和出土艺术文物;新中国成立后,还先后到川西、陇东、新疆、豫西、冀南、晋北、鲁北、陕北以及长江沿岸等全国南北各地进行美术考古。王子云先生一直强调,艺术考古最主要的目的是保护艺术文物的原貌不受人为破坏,而数十数百年之后,原物或许已经毁失,我们仍然可以从复制品、从资料图片来追忆和回味。在进行西北艺术文物考察期间,著名画家张大千也带领助手来到千佛洞临摹壁画,只是采取的方法与考察团有所不同,即“画稿以透明纸从原壁上印描”,而且对脱落剥蚀的色彩重新恢复,使之“金碧辉煌、鲜艳如新”。张大千的敦煌临摹画展取得了轰动效果,吸引了更多目光来关注敦煌,但这种有可能破坏文物原貌的做法,随后也引起了争议。事隔半世纪后,王子云先生在《考古游记》中回忆说:“对于敦煌壁画的摹绘方法,我们与同住的张大千有所不同,我们的目的是为了保存原有面目,按照原画现有的色彩很忠实地把它摹绘下来。而张大千则不是保存现有面目,是‘恢复’原有面目。……把千佛洞因年久褪色的壁画,加以恢复原貌,但是否真是原貌,还要深入研究,只令人感到红红绿绿,十分刺目,好像看到新修的寺庙那样,显得有些‘匠气’和火气。”这也再次证明了王子云先生身体力行率团进行艺术考古的惟一目的就是考察出土艺术珍宝,保护祖国文物。但遗憾的是,数十年的世事变幻,有些艺术珍宝我们现在真的只能在先生的文字、图片和绘画中去追忆、体味了。在美术考古的同时,王子云先生即情即景,创作了大量的写生画卷,我们在《考古游记》中还可以看到先生在三十年代画的巴黎咖啡馆人物速写。而在西北艺术文物考察期间创作的写生,它们除了本身的艺术价值外,还具有绝无仅有的资料性。这些历经劫难好不容易保存下来的写生作品,现结集为《王子云西北写生选》出版,我们可以因此而穿越时空,追踪前辈足迹,感受数十年前的时代环境与历史氛围。

相关阅读

MORE+

最新文章

MORE+

              熱門標簽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