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4 10:00:05 作者:老黄历 傳統節日
边款是落在印面以外的款识。内容多是署篆刻者姓名、别名、别号、年龄、刻制日期(多用干支纪年)、地点,或注明为谁刻制、与印主的关系、师法来源、印文出处、刻印意图等,也有表达作者的艺术见解和感想,或附刻诗文,配以图案的。 印章边款的使用,是从古代青铜器上的款识借鉴而来的。青铜器物上的款识,也叫“钟鼎文”。凹下的字,即阴文,称为“款”,凸出来的字,即阳文,称为“识”。 古代印章上多无边款,这可能是因为当时的印章质地都是铜的、玉的,过于坚硬,不易凿刻的缘故。再说那时的印章都是专业工人制作的,也没有必要刻边款。但在隋代官印的印背上,已有凿刻的年号款出现。宋代官印,印背上也大都刻有年款和铸造机关,私印铭款也很精美。边款的盛行,是在人们广泛使用石料制印以后。 元代以后,用石料制印,给文人篆刻带来了方便,他们开始自己篆写印文,自己动手刻制印章。这时的印章,已不仅是自己用,还可以当成礼物,馈赠友朋。印章成了文人相互交往的媒介,这就需要在刻制的印章上落款。 在印章艺术光耀文坛的明清两代,边款已成为印章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一枚印章中,边款和印面的关系,如同字画中的题款一样不可缺少。没有边款的印章,就好像一幅字或一幅画上没有作者落款一样,不能算作是一件完整的作品。 边款的出现,为印章艺术注入了新的内容。除边款的字体、刀法、技法已成为一种专门的艺术,有着很高的欣赏价值以外,从明清以来传世的名家篆刻作品来看,边款为我们提供了鉴定这些作品的实物依据,也为研究篆刻者的生平、志趣以及当时的社会、历史、风俗等提供了重要的文字资料。 有些篆刻家,本互不相识,但是边款却能把他们的感情联系在一起,同时又可切磋技艺。如吴熙载和赵之谦二人都是清末著名篆刻家,他们互相敬佩却从未见过面。赵之谦在一枚印章的边款中推崇吴熙载道:“息心静气,乃得浑厚,近人能此者,扬州吴熙载一人而已。”事隔数年之后,吴熙载才在赵之谦的印谱中看到了这一段边款,便热情地刻制了“二金蝶堂”、“赵之谦”二方印章转赠给赵之谦。两位篆刻家以印会友,在艺林中传为佳话。 边款的字体,有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也有在一枚印章的四周,分刻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的。但一般刻制边款很少使用篆书,这是因为印文多用篆书,边款用另外一种字体,既好看,也使人感到有变化。 文人篆刻家刻制边款,多用汉魏碑字体,随意写成。字法稚拙,颇见天然之趣。明代刻边款,多沿用刻碑的方法,用“双刀”刻成。清代丁敬则独创了一种用单刀直接刻边款的办法,省去了在石章上用笔打稿的工序。这种不打底稿直接刻制边款的方法,等于是以石当纸,以刀代笔,霹霹剥剥,挥洒自如,字体与刀法的韵味,跃然石上。以后很多篆刻家竞相采用。黄易刻边款,也不打底稿,用“单入切刀法”,右手握刀不动,只转动左手中的石章,每刻成一个字,其石必要旋转数次。近百年来的赵之谦、吴昌硕、齐白石等篆刻家,也都采用这种方法,但齐白石又进了一步,他刻边款的方法是:先刻横笔、再刻竖笔,最后补刻点、撇、捺、勾等笔画。这样比黄易的方法减少了印石转动的次数,简便多了。 明清以来,还有一种用工整秀丽的晋唐小楷刻制的边款,字体笔笔交待得都很清楚,刻制这样的边款,需要有很深厚的刀笔功力。 用行书刻制边款也很普遍。行书字体很适于刻制诗词内容的边款,也有刻散文或其他文学形式作品的。如有一方明代刻制的寿山石方章,高约16厘米,四周刻有《兰亭序》全文300多字,书体是定武兰亭字样(定武兰亭系唐代书法家欧阳询临摹的王羲之兰亭序),通篇一气呵成,不失其“天下第一行书”的气韵。六厘米见方的印面,刻的是兰亭序文中“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的句子。可以说这是一件篆刻与书法和文学内容相结合的艺术作品。 古人刻边款都有一定的位置,这是为了盖印的方便,避免把印章的文字盖倒。边款字数少,只占一面的,要刻在印章的左侧。字数须占两个侧面的,从印章的前面(即对着自己的一面)开始,终结在左侧。刻三面边款,从印章的右面开始,终于左侧。四面边款,则始于印章的后面,经右侧、前面,终止于左侧。五面边款次序与四面相同而终于顶部。总之,刻边款的位置是以左侧为主,无论刻几个侧面,边款的结尾都要在印章的左侧。边款也有只刻在顶端的,大都是扁形无纽章。 刻带纽的印章边款,也有一定的位置。瓦纽、桥纽、鼻纽、覆斗纽、坛纽等,以穿孔的位置定左右;狮纽、虎纽、龟纽等兽纽,则以兽尾所在的位置为前面。 刻制成的印章,是用印泥盖印的方法把印文留在纸上,而显示边款的方法则是拓印。拓印艺术在中国有着久远的历史,古代很多器物和碑刻就是借着拓片而流传下来的。 拓印边款的方法与拓碑、拓玉以及其他器物一样,只是所用的工具小一些,质量要细一些。 拓边款需用的材料是薄宣纸(清末民国时期有一种宣纸叫作六吉棉连,薄如蝉翼,最适合拓印小件器物,现已不多见),所用的工具是拓包、棕帚。辅助用品需要白芨〔ji及〕、笔、墨、拷贝纸和小碟。 拓包是用棉花和绸料做成的。制作方法是:将新棉花揉成一团约卫生球大小的小球,外面包一层厚一些的布料,最好是毛哔叽,再包一层绸子,最好是软缎料,用线扎紧,就成了拓包。拓包宜小不宜大,直径约三四厘米即可。一个拓包可以多次使用,每次用过之后,要蘸清水,在废纸上反复扑拓,待把拓包上的墨蘸净以后,收起来以备下次再用。如拓包不经常使用,也可将包裹棉花的外层缎料洗净晒干,再用时重新扎结。这种小拓包制作方法非常简单,由于它的用途只限于拓用,因此商店里不销售。
我們都知道,霹雳舞又叫技巧舞,對舞者本身各方面的要求都很高。在跳霹雳舞的時候,需要很好的身體素質和心裏素質。都需要哪些方面的基本素質呢?跟小編一起來詳細的了解一下吧? 一、練大回環的基本身體素質 1、練這個技巧力量最
好多名字能夠提升自信,鼓舞士氣,也能夠在社交關系中給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名字除了有良好的內涵和寓意,符合孩子一生的發展和補缺五行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指標,父母在給孩子選擇好名字上要參考孩子的出生年份,兔年當中出生的孩子
"三尺生绡作戲台,全憑十指逞诙諧",宋代詩人筆下光影交織的皮影世界,如今依然在湖北雲夢的夢澤影戲館中鮮活躍動。當孫悟空的金箍棒劈開雲霧,牛魔王的頭顱在幕布上瞬間化作青煙,觀衆席裏的孩子瞪圓了眼睛——這不僅是皮影戲,更
正月初九又稱“上九日”。 民間傳說玉皇大帝姓張,叫張堅,生于正月初九日。因爲他是統領三界十方諸神以及人間萬靈的最高神,代表至高無上的“天”,因此又稱這日爲“天誕節”、“天公生”。 舊時的這天晚上,男女相聚在大樹下(
炎字五行屬火,讀音是yán,起名筆畫數是8劃,字型結構是上下結構。根據康熙字典分析,炎字比較適合做男孩名字。甄大師爲您優選以下帶炎的好聽有寓意的名字大全,供您取名時參考。帶炎字好聽到爆的男孩名(精選好名)1.可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