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文章列表页
食物歸經,細心調和才能健康身體

食物歸經,細心調和才能健康身體

2025-07-11 20:00:04 作者:老黄历   

传统中药药性理论认为药物归经,即是将不同功效的药物与人体的脏腑经脉相连接,而李时珍将自己的养生心法也融入《本草纲目》之中,即药食同源,药有四性五味,药物归经,那么食物和药物也一样,也有辛、甘、酸、苦、咸五味以及寒、热、温、凉这四性。在饮食中,如同选择药物一样,也要根据这四性和五味来选择食物。只有根据不同的症状,选择正确的食物,才能起到保养人体脏器,增强免疫能力的作用。

《本草纲目》附录的一万多个药方中,很多都具有食补性质,而且都是根据不同食物的性味来对症调养的。例如其在羊附方中的羊肉汤有这样的一服药方:“治寒劳虚羸,及产后心腹疝痛。用肥羊一斤,水一斗,煮汁八升,入当归五两,黄芪八两,生姜六两,煮取二升,分四服。”这服药方来自名医张仲景,主要是用来治疗人体虚弱、易疲易倦以及产后疼痛等各种虚证,李时珍将其收录到《本草纲目》中。

为了阐明李时珍认为食物也有四性五味的理念,就以这个方子为例叙述。本方中所用的当归味甘性温,具有补血止痛的功效,因此在治疗虚症的方子中是主药。而生姜味温,有散寒的功效,黄芪性甘味温,可补气健脾。羊肉则是肉类中性极温的食物,能够有效地补虚。将这四味本草融入在一起,就能更大地发挥温中补血、祛寒止痛的功效,同样,食用这样一碗极具补虚价值的羊肉汤,对于产后体弱和大病初愈的人是十分适合的。

对于李时珍善于根据食物的性味对症调养的医术,还有一个故事。传说有一次,一个病人因大便于结,排不出大便,瘀积体内的结果就是食不下咽,身体虚弱。李时珍对其做了仔细的检查之后,找出病因是高热引发的便秘。在当时,对于一般的便秘患者,通常做法是让病人服用泻药,以清理肠胃。但李时珍并没有按通常做法进行治疗,而是将蜂蜜煎干后用手捏成一细长条,再从病人肛门处塞入。煎干的蜂蜜在进入温度较高的肠道后,很快便溶化,不但让干结的大便被溶开,同时也润滑了肠道,过一会儿,病人很久都难以排出的大便就从身体排出来了。大便畅通后,热邪也随之排出体外,病人的病情也得到了有效的缓解。

像上面叙述的药方以及李时珍平时用食物进行诊治的方法在《本草纲目》中还有很多,李时珍在记述药草的同时,也记载了不少药用的食物,最典型的莫过于蜂蜜、大枣、生姜、羊肉、小麦等,并根据这些食物的四性五味,以辅助治疗疾病。

相关阅读

MORE+

最新文章

MORE+

              熱門標簽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