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文章列表页
安徽端午節

安徽端午節

2025-07-03 15:45:02 作者:老黄历   

  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还有“端五节”、“端阳节”、“重午节”、“天中节”、“天长节”、“沐兰节”、“地腊节”、“诗人节”、“龙船节”、“解粽节”、“粽包节”、“五月节”、“娃娃节”、“女蜗节”、“女JL节”等别称。端午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其中有纪念历史名人的内容,也有各种民间卫生保健活动。

贴端午符

  安徽皖中、皖南、皖西等地,端午前一两天,寺庙僧尼道士往往要给附近人家送端午符,符系木刻印于黄表纸上,有老人持剑形象,并有“五月五日午时姜尚在此诸邪回避”、“太公在此,诸邪回避”或“飞雄镇宅”等字样。到端午这天,家家都把符贴在厨房等房间墙壁上。民间视姜子牙(即姜太公、姜尚、飞雄)为镇魔驱邪的正直之神。皖西山区挂娱蛤图形。宿州、灵璧一带家家挂钟馗画像。

插艾悬蒲

  艾叶和菖蒲均为中草药,艾性温,有香味,并有去湿、暖肾、通筋、消毒、驱虫的功效。端午节,家家户户都在门首屋檐等处插上艾和菖蒲,俗语称“蒲剑”、“艾虎”。安徽淮北有民谚:“端午不插艾,死了变个王八盖。”端午节,妈妈和姨娘为小孩做香包,系在小孩脖上或衣扣中,香包里有艾叶和白芷等香草药,挂在身上,异香四溢,小虫不敢近身。

  小姑娘们还将艾叶插在头发上。曹蒲、艾叶有挥发性香味,对净化空气、改善环境卫生有作用。

端午节食品

  安徽全省各地都在端午节吃粽子,粽子为亲邻间馈赠的礼品。传说是楚国屈原忧国之将亡,愤君主之昏庸,愤恨而投泪罗江自杀。

  当地群众深爱屈原之刚直,为使蛟龙鱼虾不损害屈原的尸体,即自发纷纷投粽子于江中以喂鱼虾,以此悼念屈原,此俗一直流传下来。安徽皖西怀宁一带还吃“端午把”,这种端午把用精面粉和酒酿放青桐叶或荷叶上,经过发酵后蒸熟,甜美清香,别有风味。安徽和县一带,端午节中午饭谓之“赏午”,要喝麦酒,吃纷鱼、干鹅等荤食。中午时插筷子于庭中,以验正午。安徽当涂一带吃粽子,还吃“五红”菜,就是虾子、黄鳝、咸鸭蛋、觅菜、雄黄酒。有的地方在这一天炒蚕豆给小孩吃,说是“炒虫蚁”,小孩就不会被蚊虫干扰了。皖西六安舒城一带选择水果食用,有谚语说:“端午吃个杏,到老不害病;端午吃个桃,到老不用瞧(看病)。”

划龙舟竞渡

  划龙船是端午节中普遍流行的民俗,凡有江河湖泊之处,在节日前后,各地龙舟竞赛,观者人山人海,热闹异常。此举传说是为吊唁楚国伟大诗人、政治家屈原。龙舟竞赛既是体育活动,也是舞蹈和锣鼓轰鸣的集体表演。

相关阅读

MORE+

最新文章

MORE+

              熱門標簽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