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文章列表页
太極拳推手--手法

太極拳推手--手法

2025-07-26 09:15:03 作者:老黄历   

高手、低手对拳艺高深的人尊称为“高手”,拳艺低浅的人自称为“低手”。但“低手”也是拳家的一种谦称。此外,如名手、能手、好手、妙手等说法,都含有赞美的意思,但这些都不是武术界的专用语,而属一般口语。硬手、软手太极拳推手对内劲的要求是外柔内刚,刚柔相济。由于刚外有柔,所以内含坚刚而不感其硬;由于柔中寓刚,所以外形柔顺而不觉其软。初学太极拳而尚未换劲的人,往往在推手时表现为纯刚乏柔,这叫“硬手”。已开始换劲的人,为了极力避免偏刚,加上内劲也不可能一下子锻炼出来,所以往往失之过软,形成纯柔乏刚,软而不韧,这叫“软手”。陈品三(1849~1929)《总论拳手歌》说:“纯阴无阳是软手,纯阳无阴是硬手。”总之,不论硬手、软手都属病手,唯有柔韧寓刚而不萎软,坚刚有柔而不僵硬,即外形柔顺而富有内在力量,才符合太极拳内劲的基本要求,称得上一是个老手了。“四手”在太极拳术语中,“手”与“式”常常是通用的。“四手”,是指掤、捋、挤、按四式连缀起来的四正推手,或者指采、挒、肘、靠四式连缀而成的四阳推手。但由于四正推手流传得比较广泛,所以人们谈到的“四手”,多数是指四正推手。补手补手,并小是专指某一种手法,而是“补上一种手法”的意思。与人比手时,凡一着一劲不足以制敌时,我随即补上一两手,这就叫补手,又名“补劲”或“补着(招)”。凡是急着前去,思想上都得有补手后继的准备。否则不但会坐失取胜的良机,而且会在遇到抢攻或反击时措手不及。诱手诱手即假动作,也称“假手”。它不是某一个手法的专称,而是假动作这一类手法的统称。《孙子兵法·计篇》说:“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小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求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这段话的主要精神是“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但要达到这一目的.设法造成敌方的错觉就成为重要手段之一。常言道“拳兵同源”。在拳法上运用声东击西、上惊下取等等诱手来迷惑对手,问样是为了“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明·戚继光(1528~1587)《拳经捷要篇》记有“囮拳”名目,囮音讹,又音猷。《说文》徐谐注:“囮者,诱禽鸟也。”说明这套拳集诱手之大成,而后人有误解囮拳为化拳者,那是“秀才识半边,读了别字”。

相关阅读

MORE+

最新文章

MORE+

              熱門標簽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