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文章列表页
江西清明節食俗

江西清明節食俗

2025-08-18 08:00:04 作者:老黄历   

  清明,乃天清地明之意。农历书曰:“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洁显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齐,故名也。”清明时节,江西各地人民都要做米果、米粑,也叫艾米果。艾为当年生草本植物,春季与地菜一样遍地丛生,其叶清香翠绿,旧时为贫民充饥度荒之物。传说晚清时期,有个姓艾的女人,人称艾嫂,在修水县城清云门外搭了个小茶棚摆设茶摊。为招徕顾客,就试用这种艾叶和糯米粉做成包有糖馅、形似哨子的点心应市。一日,一儒者慕名而来,品尝后称赞名不虚传,遂问此品何名,艾嫂笑对来者,无言可答。儒者见艾嫂热情和蔼又胖乎乎矮蹬蹬的,便风趣地说:“我替你取个名吧。”艾嫂点头应允,儒者便戏说:“这玩艺既是艾叶和米粉做的,又形似你艾嫂,就叫它‘艾米果’吧!”在座顾客听后一齐拍手叫好。从此艾米果这道点心就传遍全县甚至全省,成为清明应时佳点。

  (乐平)清明以青糍、黑饭、牲礼祭墓。

  (玉山)米粉杂艾萌作果,谓之清明果。

  (横峰)米粉作粿,谓之饭,仍寒食之风。

  (永丰)在清明时节之时,以米粉作果,称为茧果,或压糯米为糕,浇上糖汁,称为饭果,犹有寒食之遗风。

  然而鄱阳人则喜爱做“水菊清明粑”,“水菊子”是波阳人的俗称,学名为鼠曲草,又名米曲、鼠蒿、茸母。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主要是扫墓,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在萍乡,乡人于清明前三天(含清明这天)扫墓,俗云:“清明不挂地(坟),公公婆婆出眼泪”,这天,人们喜食米粉蒸肉。

  (赣县)是日,各家均备三牲,上山祭扫……有众产,有祠堂者,必备酒菜,举行祀礼,祭毕,聚族人而食焉。

  (遂川)清明前一日,具鸡黍,诣祖先墓……至日黎明,合祭大宗祠,肃礼仪,陈牲醴,祭毕,分胙,谓之春祭。

相关阅读

MORE+

最新文章

MORE+

              熱門標簽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