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7 09:15:03 作者:老黄历 傳統節日
象形拳包括两大类:一类是模仿动物与武术技击相结合的仿生拳术,如猴拳、蛇拳、鹰爪拳、螳螂拳等,另一类是模仿醉汉在步履踉跄、东倒西歪的醉态中完成各种武术技击动作的醉拳类,如醉拳、醉剑、醉棍等。 生活在大自然中的动物,不论是小小的昆虫,还是庞然大物的老虎、狮子、大象,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都在顽强地与各种不利条件进行着搏斗,适应不了环境的被淘汰了,能适应的留了下来。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各种动物都逐渐地掌握了一套在严酷的环境中生存下去的独特本领。它们要获得食物,就得会打猎,会进攻。它们要不被别的动物吃掉,就得会躲避,会防守。谁也说不清大千世界中到底有多少种动物。它们有的强壮有力,有的弱小胆虚,有的个头大,有的个头小,有的会飞,有的会水。形形色色的动物用来进攻和防守的方式真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老虎、狮子、豹子在攻击时,动作快如闪电,强攻直取,用尖齿利爪,直袭猎物的要害,就像武术动作中的“恶虎掏心”;而蛇在进攻时,却走着蜿蜒曲折的路线,巧妙地借保护色静悄悄地接近猎物。在猎物毫无防备的状态中,在极近的距离内,倏[shu 叔]然一击,便结果了猎物的性命。动物在防守时也各有自己的看家本领,如刺猬、乌龟,在危急时,身一团,头一缩,一身是刺,遍体是甲,谁也对它们没有办法;而鹿、羚羊,则依靠自己敏捷灵活的步法,逃离险地。动物世界中攻防格斗的千种形式,万种变化,不断激发着中国古代武术家们的灵感,为他们创编武术动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模仿动物实际上是中国古代武术,也是中国古代体育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几乎所有的武术门类和流派都或多或少有模仿动物的内容。象形拳不过是更加集中,更加充分地把动物的动作与武术结合在一起就是了。 象形拳不仅有完整的、符合武术攻防要求的套路,而且在模仿动物和醉汉的醉态方面,形象生动,惟妙惟肖,巧妙地把这些本来与武术毫无关系的动作与武术结合在一起,充分地表现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神奇的想象力。武术仿生不是单纯地模仿动物的动作外形,而是通过仿形,进而模仿动物的神态,体会生活在大自然中无拘无束的动物的意境,达到陶冶性情、丰富感情的目的。将防身、健身、养性、怡情融为一体。这是古代武术向娱乐方向发展的一个丰硕成果,也可以说是一种艺术的创造。 象形拳的动作难度很高,不仅要求良好的身体素质和高超的技术水平,而且要求有丰富的想象力。这样才能做到不仅外表相似,而且神态相似,这就是象形拳所追求的“象形取意”。中国古代武术中象形拳有很多,仿生类的象形拳还有蛇拳、鹰爪拳、螃蟹拳、狗拳、鸭形拳、狮形拳等等。下面只介绍三种。 (1) 猴拳 猴是人们所熟悉,所喜爱,也是与人类有亲缘关系的动物。它活泼好动,聪明伶俐,动作灵巧多变,争斗时的手法迅猛得令人惊奇。人们在很久以前就在模仿猴子了,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导引图”中就有模仿猴子的健身方法,叫作“沐猴灌”。 但是,关于猴拳的文字记载却要晚得多,首次出现在明朝戚继光的《纪效新书》中。戚继光在书中记录的,都是当时一些比较成熟的拳术,由此可知猴拳的出现应该早于戚继光的时代。明代郑若曾的《江南经略》中也有“猴拳三十六路”的记载,可见猴拳在明代已成为比较普及的拳种。在著名的少林武术中,也有猴拳。明代王士性在游嵩山时曾亲眼看到少林武僧精彩的猴拳表演,他形容演练的僧人“盘旋踔跃,宛然一猴也”(《嵩游记》)。 古代猴拳的套路动作包括猴子生活的基本内容,如:白猿出洞、猿猴窥望、白猿蹬枝、白猿蹲坐、白猿摘桃、白猿跳跃、白猿献果、白猿刁棒、惊猴逃窜、白猿吊藤、白猿躲闪、白猿入洞等。猴拳模仿猴子的外形:耸肩、缩颈、圆背、束身、弯肘、垂腕、屈膝、一副猴头猴脑,招人撩人的样子。但是就在这种坐没坐相,站没站相,抓耳挠腮,没有片刻安稳的“猴相”中,暗藏着一系列的武术手法,如:抓、格、甩、采、切、刁、拿、扣、顶;腿法,如:缠、蹬、踹、点、弹和相应的身法(图10)。
一個好的名字能夠陪伴我們一生,帶來好運。不少字看似吉利,實則不一定適合。真正的好名字需滿足三才五格天地人三格的要求與標准。每一個屬相的人也會有不一樣的好名字可選。今年出生的申姓女寶寶有什麽好的名字呢?我們爲申姓女寶寶
作者:筱俊亭
好的名字,對一生的氣運磁場有著至關重要的決定作用。而在選擇名字時,適合孩子的名字,不僅是好聽好記,更與孩子出生的年月相關,不同年份出生的孩子,名字的選擇上也會有不同的考究,字與字之間的組合,三才五格的搭配都是必須要考
端午期間,時近夏至,天氣轉熱,空氣潮濕,蚊蟲開始滋生繁殖,疫病增多。古時,人們缺乏科學觀念,誤以爲疾病皆由鬼邪作祟而至,故節日一早便將艾蒿、菖蒲紮成人形,懸挂在門前,用以祛鬼禳邪。實際上,真正起到淨化空氣、驅蟲祛瘟作
夢見看房想買房但沒買,五行主土,得此夢乃是金土相生食傷生財之意,事業發展良好,與他人真心相處求才可長久之迹象,秋天夢之吉利,春天夢之不吉利。夢見買房之人,近期事業中有所打算,創業者得此夢,事業中可有前行之意,事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