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文章列表页
佛教的精髓——佛教的一心

佛教的精髓——佛教的一心

2025-08-16 17:30:03 作者:老黄历   

作者:lijie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佛教是佛陀的教育。讲佛教是宗教仅仅只是一种通俗的权宜便利说而已,实则以般若的智慧自内证打破无明烦恼,成就菩提(觉悟)之道,佛教在历史上曾对世界文化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至今依然深深的影响着。

26.png

佛教的精髓即佛教的一心。

一心在佛教有许多名字:真如、自性、法身、实相、佛性、法性、如来藏、圆成实性、本来面目、本地风光、大圆镜智等。一心的真理不可思议,不可思即禅宗的“动念即乖、心行处灭”,不可议即禅宗的“开口便错、言语道断”。

引用莲池大师的话作一个勉强的比方:“心是无形相的,所以没有任何东西可作为比喻。大凡用来比喻心的,都是不得已,姑且取其仿佛与心的作用有些近似的东西来形容它,使人对于心的概念多少有所体会,但不能认为心当真如某种东西。

举个例子,把镜子比喻心,大家都知道镜子能照物,当物还没有对着镜子的时候,镜子不会把物的影像摄入镜中;当物正对着镜子的时候,镜子不会因为物的好恶美丑而生憎爱;当物离开镜子的时候,镜子也不会把物的影像保留在镜子里。

圣人的心常寂常照,寂则一尘不染,照则遍觉十方。此心既不住内,不住外,不住中间,三际空寂,而又无所不住,无物不照。所以用镜子来比喻心,只是取其某些略似而已。究极而论,镜子毕竟是一种没有知觉的物体,心莫非也象镜子那样无知吗?并且镜子在黑暗中便失去作用,怎能比得上心的妙明真体常寂常照。以此类推,或者以宝珠来比喻心,或者以虚空比喻心,无论采用哪一种比喻,其道理都是相同的。

29.png

佛的定义

"佛”是无量诸佛的通义,是广义的。我试将“佛”的定义如下:

“佛”是一个理智、情感和能力同时处于最完美状态的人格。换句话说:佛是大智慧、大悲伤(或谓全智慧、全悲伤)与大能的人。

相关阅读

MORE+

最新文章

MORE+

              熱門標簽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