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曆史上的今天-7月18日

曆史上的今天 發生過哪些大事-7月18日

大事件

  • -74 --- 昌邑王劉賀即漢帝位。
  • 64 --- 羅馬發生嚴重火災,14個街區當中的10個被央及,其中3個完全燒毀。
  • 1496 --- 英格蘭加入康布雷同盟。
  • 1536 --- 英格蘭國王亨利八世宣布教皇權力無效,自任聖公會領袖。
  • 1658 --- 利奧波德一世被選爲神聖羅馬帝國皇帝。
  • 1792 --- 法國向撒丁王國宣戰[來源請求]。
  • 1872 --- 英國通過投票法(英語:Ballot Act 1872),規定國會和地方政府選舉以不記名投票方式舉行。
  • 1898 --- 法籍波蘭女科學家居裏夫人和她的丈夫,法國科學家皮埃爾·居裏宣布發現了新的放射性元素——钋。
  • 1925 --- 希特勒在監獄中口述完成的《我的奮鬥》一書出版。
  • 1927 --- 中國共産黨的第一份機關報《向導》停刊。
  • 1932 --- 日本大舉進犯熱河。
  • 1933 --- 蔣介石在廬山開辦“軍官訓練團”,訓練“剿共”軍事骨幹。
  • 1940 --- 應日本請求,英國禁止運往中國的戰爭物資通過緬甸。
  • 1941 --- 日本軍艦島風首次下水。
  • 1942 --- 德國Me 262戰鬥機由活塞發動機改成噴氣發動機後進行首次試飛。
  • 1944 --- 東條英機因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失利而辭去日本首相的職務。
  • 1956 --- 中國政府寬釋第二批日本戰犯。
  • 1963 --- 美國、墨西哥解決爭執五十年之久的查梅薩爾邊界糾紛,美國同意將該地區讓與墨西哥[來源請求]。
  • 1965 --- 拉丁美洲議會(英語:Latin American Parliament)成立[1]。
  • 1966 --- 美國雙子星座10號宇宙飛船在佛羅裏達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
  • 1969 --- 香港政府刊登憲報公布一夫一妻婚姻法案。
  • 1972 --- 埃及政府下令蘇聯撤走駐紮在埃及的軍事顧問。
  • 1980 --- 印度發射人造地球衛星成功。
  • 1982 --- 香港華星唱片與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VB)舉辦第一屆新秀歌唱大賽,由梅豔芳(1963-2003)奪得冠軍。
  • 1984 --- 香港政府發表代議政制綠皮書,建議在立法局逐步加入民選議席。
  • 1988 --- 兩伊戰爭:伊朗接受聯合國安理會598號停火決議。
  • 1988 --- 澳門新福利公共汽車有限公司接手福利公司,正式行駛于葡屬澳門。
  • 1997 --- 中華民國第三屆國民大會議決通過中華民國憲法第四次增修。
  • 2007 --- 中國山東省濟南市遭受特大暴雨襲擊。造成25人死亡、4人失蹤、170多人受傷,和重大財産損失。
  • 2011 --- 中國隊曆史上首次奪取斯諾克世界杯冠軍。
  • 2012 --- 保加利亞布爾加斯機場附近發生一起針對以色列遊客的自殺式炸彈襲擊事件,造成7人死亡30多人受傷。
  • 2012 --- 敘利亞大馬士革國家安全總部大樓遭到自殺式炸彈襲擊,造成國防部長達烏德·拉基哈、副部長阿瑟夫·沙烏卡特、前部長哈桑·圖爾克馬尼和國家安全局局長希沙姆·伊赫蒂亞爾4人死亡。
  • 2013 --- 美國第三大汽車總部所在的底特律宣布破産,由于亞歐國家的興起競爭與全球自由貿易盛行,另外2008年的金融海嘯重創美國經濟,也影響了底特律。
  • 2014 --- 7月18日下午3時半,台風威馬遜以巅峰強度(陣風240km/h,達17級以上,最低氣壓935hpa)登陸海南文昌市文田鎮,隨後又于7時半登陸廣東省湛江市徐聞縣龍塘鎮,其強大的風力、驚人的降雨和風暴潮重創海南、雷州半島和北部灣沿海,僅在中國大陸便奪去62條生命,造成384億8000萬元人民幣的損失。
  • 2015 --- 台灣國道三號發生爆胎翻車墜橋事故,致六死一傷。
  • 2019 --- 京都動畫第一工作室遭人縱火,造成35人死亡、34人受傷,嫌犯縱火不久後被制伏,該工作室完全燒毀。[2]
  • 2019 --- 港鐵首度發盈警,表明要爲沙中線紅磡站工程及安排屯馬線通車撥備20億元,消息公布後翌日股價低見53.65元,挫3.7%,收市報54.2元,仍跌2.7%,是今日表現最差藍籌股。[3]

逝世名人

  • 1139 --- 吳玠,南宋名將(1093年出生)
  • 1817 --- 珍·奧斯汀,英國作家(1775年出生)
  • 1872 --- 貝尼托·華雷斯,墨西哥總統(1806年出生)
  • 1902 --- 西鄉從道,日本近代軍人、政治家(1843年出生)
  • 1985 --- 馬恒昌,中國工運活動家(1907年出生)[7]
  • 1990 --- 陳立品,香港演員(1911年出生)
  • 2007 --- 程十發,著名中國畫大師(1921年出生)
  • 2010 --- 戴思聰,香港音樂人(1939年出生)
  • 2011 --- 韋輝,香港政府官員(1915年出生)
  • 2012 --- 拉傑殊·坎納,印度演員(1942年出生)
  • 2015 --- 楊可涵,台灣女演員 ( 1987年出生 )
  • 2017 --- 吳清友,台灣企業家、誠品書店創辦人。 ( 1950年出生 )
  • 2019 --- 天野之彌,國際原子能總署總幹事。
  • 2019 --- 木上益治(日語:木上 益治),61歲,日本男性動畫師、演出家、動畫導演[47]。 石田奈央美(日語:石田 奈央美),49歲,日本京都出身的女性日本動畫色彩設計師、京都動畫員工。[48] 津田幸惠(日語:津田 幸恵),41歲,出身于日本兵庫縣的女性動畫色彩設計師、京都動畫員工。[49]。 武本康弘(日語:武本 康弘),47歲,出身于日本兵庫縣的男性動畫師、演出家、動畫導演,京都動畫董事。[50]。 西屋太志(日語:西屋 太志),37歲,出身于日本廣島縣的男性動畫師、人物設計師、動畫導演,京都動畫員工。[51] 栗木亞美(日語:栗木 亜美),30歲,出身于日本愛知縣的女性動畫原畫、京都動畫員工。[52]。 渡邊美希子(日語:渡邊 美希子),35歲,京都動畫員工。[53] 橫田圭佑(日語:橫田 圭佑),34歲,京都動畫員工。 笠間結花(日語:笠間 結花),22歲,京都動畫員工。 大村勇貴(日語:大村 勇貴),23歲,京都動畫員工。 宇田淳一(日語:宇田 淳一),34歲,京都動畫員工。${{delimiter}}木上益治(日語:木上 益治),61歲,日本男性動畫師、演出家、動畫導演[47]。${{delimiter}}石田奈央美(日語:石田 奈央美),49歲,日本京都出身的女性日本動畫色彩設計師、京都動畫員工。[48]${{delimiter}}津田幸惠(日語:津田 幸恵),41歲,出身于日本兵庫縣的女性動畫色彩設計師、京都動畫員工。[49]。${{delimiter}}武本康弘(日語:武本 康弘),47歲,出身于日本兵庫縣的男性動畫師、演出家、動畫導演,京都動畫董事。[50]。${{delimiter}}西屋太志(日語:西屋 太志),37歲,出身于日本廣島縣的男性動畫師、人物設計師、動畫導演,京都動畫員工。[51]${{delimiter}}栗木亞美(日語:栗木 亜美),30歲,出身于日本愛知縣的女性動畫原畫、京都動畫員工。[52]。${{delimiter}}渡邊美希子(日語:渡邊 美希子),35歲,京都動畫員工。[53]${{delimiter}}橫田圭佑(日語:橫田 圭佑),34歲,京都動畫員工。${{delimiter}}笠間結花(日語:笠間 結花),22歲,京都動畫員工。${{delimiter}}大村勇貴(日語:大村 勇貴),23歲,京都動畫員工。${{delimiter}}宇田淳一(日語:宇田 淳一),34歲,京都動畫員工。
  • 0 --- 木上益治(日語:木上 益治),61歲,日本男性動畫師、演出家、動畫導演[47]。${{delimiter}}石田奈央美(日語:石田 奈央美),49歲,日本京都出身的女性日本動畫色彩設計師、京都動畫員工。[48]${{delimiter}}津田幸惠(日語:津田 幸恵),41歲,出身于日本兵庫縣的女性動畫色彩設計師、京都動畫員工。[49]。${{delimiter}}武本康弘(日語:武本 康弘),47歲,出身于日本兵庫縣的男性動畫師、演出家、動畫導演,京都動畫董事。[50]。${{delimiter}}西屋太志(日語:西屋 太志),37歲,出身于日本廣島縣的男性動畫師、人物設計師、動畫導演,京都動畫員工。[51]${{delimiter}}栗木亞美(日語:栗木 亜美),30歲,出身于日本愛知縣的女性動畫原畫、京都動畫員工。[52]。${{delimiter}}渡邊美希子(日語:渡邊 美希子),35歲,京都動畫員工。[53]${{delimiter}}橫田圭佑(日語:橫田 圭佑),34歲,京都動畫員工。${{delimiter}}笠間結花(日語:笠間 結花),22歲,京都動畫員工。${{delimiter}}大村勇貴(日語:大村 勇貴),23歲,京都動畫員工。${{delimiter}}宇田淳一(日語:宇田 淳一),34歲,京都動畫員工。

曆史上的今天

              熱門標簽

              小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