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文章列表页
伽倻琴,獨具特色的朝鮮族樂器

伽倻琴,獨具特色的朝鮮族樂器

2025-10-13 13:00:04 作者:老黄历   

作者:桂婷

辉煌灿烂的朝鲜族文化,是勤劳智慧的朝鲜族人民的成果。朝鲜族人民不仅辛勤劳作,而且还继承与发展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伽倻琴就是朝鲜族人民智慧的成果,它是朝鲜族独具特色的乐器,已经有上千的历史。下面,大家就随小编一起走进朝鲜族,了解一下伽倻琴吧。

伽倻琴,独具特色的朝鲜族乐器

伽倻琴,又称朝鲜筝,是朝鲜族弹拨弦鸣乐器。朝鲜语称嘎呀高。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河北等省区,尤以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最为盛行。

伽倻琴,相传是伽倻国嘉悉王仿照筝制成。形制与筝差不多,也是一弦一柱,现使用的伽倻琴有二十一弦,音阶排列有七声及五声两种,所用右弹左按的技法基本和筝基本一致,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特点和丰富多彩的演奏技巧。既可以独奏、重奏、合奏,还可以弹唱。伽倻琴的种类大体可分为“正乐伽倻琴”、“散调伽倻琴”、现代用的“21弦伽倻琴”等三种。

古代的伽倻琴,琴体是用独木刳成槽,琴尾呈羊角状,不加底板,因而音量较小又缺乏表现力;现在朝鲜族人民使用的伽倻琴,是经过很多世纪的流传改进并吸收其他民族乐器的优点而制成的。由于有底板而形成共鸣箱,显着增强了音量和丰富了音色。伽倻琴由琴框、面板、底板、琴柱和琴弦构成。琴身长约152厘米、宽17~21厘米。

琴框是长方形的边框,右为琴首,左为琴尾,上西蒙以呈拱形的薄水面板,采用长白山生长的纹细质松、易于振动的鱼鳞松或梧桐木制作,琴底有底板和琴脚,底板用栗木、琴框和琴柱使用红木或花梨木等质地较硬的木料制作琴首一端有凸起的岳山支弦,张有13条琴弦。琴柱安置在面板中部,排列呈雁行。每张一柱,可移动以调节育高。

新中国成立后,伽倻琴得到不断改革,已制成五声音阶18弦伽倻琴及七声音阶21弦伽倻琴。后者加大了共鸣箱,采用尼龙弦和尼龙钢丝弦,音响洪亮,音色优美动听。

伽倻琴,为朝鲜族传统弦乐器之首,是民族色彩很浓的弹拔乐器。它的形状近似于汉族民乐器古筝。伽倻琴富有表演力,是善于表达民族柔和情感的民间乐器。因此,伽倻琴弹唱是各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表演形式。

伽倻琴,独具特色的朝鲜族乐器

演奏时,奏者席地而坐,将琴体横在身前,琴首置于右膝上,琴尾触地。也可将琴身平置于桌面上。右手用拇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弹奏琴柱右侧弦段,左手按抑琴柱左侧弦段。

伽倻琴多按五声音阶定弦,主要用c调或b调。十三弦伽倻琴定弦为:f、g、bb、c1、d1、f1、g1、bb1、c2、d2、f2、g2、bb2,最高音弦通过重按,可使发音提高一个小三度。经过改革,已有按七声音阶定弦的伽倻琴。十五弦伽倻琴定弦为:g、a、c1、d1、e1、g1、a1、c2、d2、e2、g2、a2、c3、d3、e3。二十一弦伽倻琴音域g—f2。

现在朝鲜族民间普遍使用的十二弦伽倻琴,也常以七声音阶定弦为:g、a、b、c1、d1、e1、f1、g1、a1、b1、c2、d2。

相关阅读

MORE+

最新文章

MORE+

              熱門標簽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