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文章列表页
福建元宵節習俗

福建元宵節習俗

2025-05-07 14:00:05 作者:老黄历   

“正月里来正月正,正月十五挂花灯”,元宵赏灯吃汤圆大家都知道,但福建许多地方除了元宵标配,在福建各地都有不同的民俗活动,下面一起看看吧。

送灯

元宵节给新嫁女送灯,是旧日福建的习俗,各地送的灯品式样不尽相同,但目的一样:为了“添丁”。福州一带已嫁女未生男者,娘家多于正月初以观音送子灯送之,是谓送丁;嫁后已生男者,娘家可送各式的灯,谓“添丁仔”。闽南各地给新嫁女送的是一对白芙蓉灯,给嫁后已生男者则送一红一白的。灯内点有蜡烛,弄不好会把灯烧了。花灯失火,通常被视为喜事,叫“出丁”。白灯失火视为生男吉兆,红灯失火视为生女吉兆。那当然是人们一种愿望的表达。

元宵灯会

泉州元宵丸

泉州的元宵丸闻名遐迩,其制法独特,以炒熟的花生仁去膜捣末,加上白糖、芝麻、蜜冬瓜、金桔泥、拌以焗葱白的熟猪油、香蕉油(香料),捏成丸馅,沾湿后置于盛有干糯米粉的盘中,反复数次滚转而成,煮熟后食之香甜而不腻嘴。

吃嫩菜饼

“嫩饼菜”是闽南话的直译,它有点儿像春卷,吃的方法也有点儿像北京烤鸭。它的特点就是需要吃的人临时在餐桌上“自助”包好后入口,大小以及包的料均由自己决定,吃的时候颇有趣味。

攻炮城

闽南的元宵佳节,“攻炮城”是一种场面壮观热闹,融竞技与娱乐为一体的群众性活动。

“炮城”一般是由竹、木、麻丝、铅线和铁钉架设成框架,高达两三丈,外层糊上红纸,以此象征古代的城池。攻炮城的这一夜,人们竞相将点燃的鞭炮扔到坚固的炮城上,当火花恰好点燃炮城内的火药心,便会引发焰火或鞭炮炸开“城楼”,以示“攻城”成功。

相传,这一闽南独有的习俗是由明末民族英雄郑成功操练水师时发明的,攻炮城既增添了节日气氛,又提高了士兵作战能力。后来传人民间,逐渐成为民间喜闻乐见的元宵节民俗活动。

敬代人(请替身)

旧时泉郡元宵节有“请替身”之俗,“替身”又称“代人”,是能立置的小蔑纸人,其数目应与自家人口数相同。晚上“请替身”时,需摆上五味碗、酒瓶和酒杯。主妇先焚香,斟酒,少顷,把“替身”逐一拿起,使之接触五味碗和酒杯沿,同时口中念道:“吃肉紧迫迫,吃酒跑溜溜,吃主人酒菜,替主人消灾。”然后把“替身”送到户外烧掉。人们认为这样可在新的一年消灾弭祸,前途光明。

元宵夜,闽南侨乡各地还流传着一种“敬代人”的祭祀习俗。

相关阅读

MORE+

最新文章

MORE+

              熱門標簽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