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文章列表页
佤族建築佤族的民居建築有何民族特色

佤族建築佤族的民居建築有何民族特色

2025-04-29 10:45:05 作者:老黄历   

作者:桂婷佤族聚居的澜沧江边、怒山山脉的南段地带,山峦叠嶂,被称为阿佤山区。这里在北回归线之内,属亚热带气候,雨量充沛。佤族先民600多年前就迁徙、聚居在这里,繁衍生息。佤族的住房,各地区不同。受汉族影响较大的地区,一般是四壁着地的草木房,也有土壁草房和个别的瓦房。而大部分佤族地区的住房构造和形状与傣族的住房相似,建筑材料均为竹子(竹藤、竹竿、竹片、竹篾等)、草(茅草、椽子、脊檀、木板等)。木柱的顶端保留树杈,用以托梁,横梁上再托上一些细竹子,然后覆以茅草,筑成架空的“竹楼”。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翁丁村的村民都是佤族,村寨建在大山里一个平缓的小山顶上。房屋依山势地形而建,分布随意,没有一致朝向,多年自然生长形成的荆棘丛成为村寨的栅栏。进寨的路口有竹木搭建的寨门,寨子附近有茂密的竹林和充足的水源,还有保护很好的祭祀神林。寨内都是佤族的传统民居——“四壁落地房”,即以3根带长杈原木作柱梁,用平直的细木条作椽子,椽子上覆盖事先编好的茅草排,用藤条绑扎固定。四壁用竹篾编成栅墙,向东面开一道门。房顶至房檐斜度大,房檐离地面不足1米,几乎看到墙壁,以老虎窗(一种开在屋顶上的天窗)采光,并设小晒台,当地人形象地称之为“鸡笼罩房”。房内一般隔成里外两间,里间狭小,光线暗,是主人的卧室,只放双人床和一小部分生活用品。外间宽大,是生火煮饭、聚会待客和子女就寝的地方。

相关阅读

MORE+

最新文章

MORE+

              熱門標簽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