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文章列表页
古村新葉的三月三

古村新葉的三月三

2024-04-24 19:45:02 作者:老黄历   

  农历三月初三日是上巳节,早在先秦时代,人们已有大规模的祓禊、祭祀、宴饮等活动。东晋王羲之在这一天于绍兴兰亭举行诗会,从此,“上巳”节更为文人学士所重视。宋末元初,金仁山先生在重乐书院讲学期间与玉华叶氏三世祖叶克诚公以及金华许谦、浦阳柳贯等儒源四先生也曾有过三月三诗会。至六世祖讳墩( 1353-1406年),字子致,行熙十五,俗称九思公,又兴起迎神祭祀活动,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文运亨通,功名有成。始此,“三月三”就成为玉华叶氏(即今新叶)的传统佳节。

  九思公过世后,子孙后代为了继承迎神祭祀的节日庆典活动,商定了以崇一个不成文的轮流值年办法:即由当时人丁较兴旺的七个支派轮流担任。

  一个甲子(即六十年)为一个大轮回,九思公嫡系的崇仁、崇义、崇礼、智、崇信等五个支派,每十年轮值大年一次;绍庆、余庆两个支派是九思公之重侄孙,每十二年轮值大年一次。也就是说在一甲(六十年)之中,仁、义、礼、智、信五个支派各轮值大年六次,共三十次(年);绍庆、余庆两个支派各值大年五次,共十次(年),其余二十年叫小年。小年只举行迎神,不作盛大的祭祀仪式,只要将神轿接到厅堂上,由各家各户自行祭拜就是了。这个小年的迎神活动,也由仁、义、礼、智、信轮流担任。为了便于记忆,采用了干支排列法,即六癸之年为崇仁派值大年;六乙之年为崇义派值大年;六丁之年为崇礼派值大年;六己之年为崇智派值大年;又因为崇智派有上、下智之分,所以六己之年又分为己已、己丑、己酉为下智大年,己卯、己亥、己未为上智大年,六辛之年为崇信派值大年。而绍、余庆两个支派,因为是每十二年轮值一次,所以用十二地支来排列更容易记忆,即逢申之年为绍庆派值大年,逢寅之年为余庆派值大年。如此周而复始,应该是可永世遵循而不移的。诅知年代久远,人丁兴衰难从人愿,至清乾隆年间,九思公滴系之崇礼、崇信两派以及从侄孙绍庆派先后断嗣趋于衰绝,影响了原来轮值大年规划的施行。为此,族中父老首事人等专为此事聚商解决办法,为了不失体面,一致赞同坚持原值年方案不变。凡逢申之年(原绍庆派值大年)由至亲兄弟派余庆派代值;凡逢六丁(原崇礼派值大年)之年以及六辛(原崇信派值大年)之年,由至亲兄弟崇仁、崇义、崇智三派轮流代值,因此形成了值年轮流表,以供参照执行。

  凡是轮到大年,迎神祭祀的仪式异常隆重,场面壮观,轮到值大年的支派必须提前做好准备。为准备大典,提前三年就开始准备,如:要养作为祭品的猪和羊,择好猪仔羊仔,去五圣庙神祷告祈福后饲养。而作为祭品的猪和羊必须是经过阉割的雄性猪羊,因此叫做“陈猪、陈羊”。最高档的猪、羊祭品要饲养两年以上才行。又如:要提前制作各种祭品,以各种糕点叠置而成的楼台亭阁,以四时干果粘制而成的狮、象、虎、马、麒麟等兽类动物的塑型;以全鹅做成的老寿星,全鸭做成的姜太公垂钓,等等,其中这个制作过程叫做“叠祭”,是一种艺术要求较高的细致活,没有一定手艺不能胜任。

  距“三月三”前十天左右,村里的乡绅们开始忙碌起来,他们负责布置祭祀大厅,写好楹联门对,挂号灯笼,摆好各支派专用的祭桌,齐整美观。到三月初一,节日的排场全部启动,开始杀猪宰羊,排列祭品,准备迎神道具,布置戏场等工作,到傍晚时分,所有的陈猪、陈羊都上了架。猪、羊口中含着红橙,头顶插状元花,背上披红绞,由锣鼓乐队吹吹打打地送到厅堂之上,供祭在案桌上,厅堂正中的祭桌自上至下在祠堂的中轴线上一字排开,上面摆着一碗碗各式菜肴、糕点、鲜瓜果、干果以及用食品做成的工艺品。

  待三月初三一大早,辰时一到,火锐齐发,一支由三百多人组成的仪仗队,浩浩荡荡向五圣庙(即玉泉寺)进发。

相关阅读

MORE+

最新文章

MORE+

              熱門標簽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