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文章列表页
三伏天的真實含義和習俗

三伏天的真實含義和習俗

2024-12-13 19:45:02 作者:老黄历   

  要说这伏天呢,虽然不是二十四节气里面的,但也确实是咱们中国传统岁时节令里面很重要的一个阶段。在古代社会,三伏之所以重要,一方面有其农业生产方面的意义。另一方面就是古代毕竟没有空调什么的,所以三伏天的防暑降温是有其切实的意义的。现如今对很多人来说,三伏天在农业方面的意义在逐渐弱化,但先民智慧里很多防暑降温方面的习俗,今天呢,咱就跟大家聊聊这三伏天的含义,和它的饮食养生方法。

  三伏,作为一个特定的时间段,在咱们国家有很长的历史了。最早的记载是在《史记》里,太史公记录有“秦德公二年初伏”的文字,可见在战国时期就有三伏,也就是初伏、中伏、末伏的说法了。三伏的时间呢,一般是从夏至往后算,第三个庚日入伏,然后第四个庚日中伏,再到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进入末伏。算起来初伏10天,中伏一般20天,但也有10天的,末伏10天。

  按咱们中国古人的思想,“自然”是养生的第一要义。而这些现代科技带来的东西,往往都是不自然的。所以下面咱就来说道说道,古人是如何“顺其自然”地实现防暑降温的。

  如在浙江的民间,自古有吃伏茶的习俗,这一习俗甚至在今天还能看见。这个伏茶呢,其实和著名的“小红罐”有相似之处,名字叫茶,实际上是个防暑降温的药方子。浙江的伏茶是以竹叶、槟榔、荷叶、六一散(主要成分为滑石和甘草)煎煮而成。其实不独是浙江,全国很多地方都有一些类似性质的以“茶”为名的防暑降温药方存在,最著名的莫过于广东的“小红罐”。

  说到这些伏茶或者“凉茶”,还需要跟大家提个醒。凉茶是凉的吗?有人把小红罐放在冰箱里,满头大汗回家来上一罐:“啊~~~”爽得飞起。抱歉,那不叫凉茶,那叫凉水。

相关阅读

MORE+

最新文章

MORE+

              熱門標簽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