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5 15:15:01 作者:老黄历 傳統節日
立秋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意味着秋天将开始,2018年的立秋时间是8月7日21时31分。在我国民间有很多关于立秋吃什么的习俗,由于文化差异,各地的习俗也不尽相同。那么,立秋各地都有哪些习俗呢?
立秋的食俗
山东:吃“渣”
山东莱西地区流行立秋吃“渣”,就是一种用豆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并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的俗语。
北京:贴秋膘
经过了苦夏,人们的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北方人谓之“贴秋膘”。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炖肉,讲究一点的人家吃白切肉、红焖肉,以及肉馅饺子、炖鸡、炖鸭、红烧鱼等。
天津:咬秋
天津等地流行“咬秋”,就是吃瓜。人们详细立秋时吃瓜可免除冬天和春天的腹泻。清朝张焘的《津门杂记岁时风俗》中就有这样的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
台湾:吃“福圆”
立秋时节是台湾龙眼的盛产期。人们相信吃了龙眼肉,子孙会做大官,而且龙眼又称为“福圆”,所以有俗谚:食福圆生子生孙中状元。
江苏:吃西瓜
江苏各地都有立秋日吃西瓜的习俗,称为啃秋。而立秋这天,也往往是这一年最后一次吃西瓜——人们觉得立秋后,早晚天气变凉,吃凉的东西会对肠胃产生影响,因此立秋后就不再吃西瓜。
东北:吃饺子
沈阳立秋当然要“抢秋膘”包饺子(吃黄瓜会越来越瘦,吃茄子会越来越胖)。在东北有句俗语:坐子不如躺着,好吃不如饺子。立秋一般是吃饺子或者包子,习惯叫“抢秋膘”。我抢你碗里的一个饺子,秋天就能体格健壮,补上夏天流掉的油水。
金华:吃清凉糕
在金华市民的心里,立秋吃西瓜、吃清凉糕是必不可少的传统习俗。何为清凉糕?就是用番薯淀粉熬成羹状,倒在碗里。待第二天早上,结成一整块。远看似一块圆润剔透的白玉,然后切成小块,撒上白糖、醋、薄荷,清凉爽口、酸甜开胃。
杭州:食秋桃
过去在杭州一带流行食秋桃。立秋时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吃完把核留起来。等到除夕这天,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吃茄子
立秋吃茄子的民俗出自明朝的一个传说。传说明朝大将徐达打下元大都北平府之后,大将常遇春手下有个兵,偷了农民的一个香瓜。常遇春治兵非常严格,要把偷瓜的那个兵处以死刑。这时,农民出来了,说元大都有习俗,立秋拾瓜不算偷。常玉春听到这话,就赦免了那个兵。没料到,一说立秋拾瓜者无罪,其他士兵都开始抢瓜。为了犒劳士兵,常遇春找到了贴秋膘的替代品——蔬菜之中唯一有肉感和肉味的茄子。于是,立秋吃茄子的民俗也就流传了下来。
吃鸡蛋
此外,立秋这天,在我国其他地域还有吃鸡蛋、桃子等风俗。鸡蛋,性平,补气虚,有安神养心的功用。
四川:喝“立秋水”吃“凉宵”
四川东、西部还流行喝“立秋水”,即在立秋正刻,全家老小各饮一杯,据说可消除积暑,秋来不闹肚子。而川东的传统习俗,立秋这一天老百姓要吃“凉宵”,即用优质糯米制作、再进行冰冻的粥。一方面表达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另一方面象征夏日即将结束,秋天即将来临。
立秋的习俗
祈福
在常州的武进地域,立秋会举行秋会留念猛将菩萨,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申報地區或單位:山西省大同市 北路梆子是“山陝梆子”分化出來的“上路調”,也稱“北路調”或“北路戲”。1954年正式命名爲北路梆子。流布于晉北、內蒙古、冀西北及陝西省部分地區。北路梆子雲州道(大北路)是北路梆子劇
夢見自己成績差,得此夢,因小事與愛人爭吵,頗多者家人關系不和,生活更有不利之事,財運難以興旺之意。如做此夢,得此夢者與他人因小事糾紛不斷,金錢之事需看清對方真實目的,切不可被他人所利用,導致你壓抑頗多。春天夢之吉利,
屬猴人2024年3月間會迎來好的表現,時來運轉,若是能夠從財運、感情、事業發展等方面進行合理的分析,就能夠很更好的去規劃把握生活,即便在生活中遇到了麻煩,也能從容不迫的去應對各種挑戰。那麽,屬猴人2024年3月運勢如
茶葉店取名常用字推薦1、可用【青】字,寓意古代指黑色爲青,現代指深蘭色爲青。取名用,象征純淨。學問豐富,清雅榮貴,福祿雙收,成功昌隆。比如雅青茶葉店、蔚青茶葉店、沾青茶葉店。2、可用【端】字,寓意正派端正東西的一頭。
現在很多的父母在給孩子起名時會下一番功夫,因爲名字起得好,孩子的人生就已經成功了一半,並且孩子也會因爲名字的到來變得更加具有自信一些,提高個人的人際關系顯得格外重要。我國文化源遠流長,想要擁有更爲突出的名字,才能夠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