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文章列表页
書畫裝裱後的保護工作

書畫裝裱後的保護工作

2024-11-03 19:30:01 作者:老黄历   

中国的书画,是东方艺术之宝。伴随着书画的发展,装裱工艺也随之提高。装裱工艺技术的经过历代相传,到如今已经是技术纯熟,经验丰富。但装裱只是对书画进行保护的第一步,对书画装裱后的收藏却是保护的关键。清邹一桂在《小山画谱·藏画》提出:“装潢得法,亦贵珍藏。盛以画囊,置木箱内,悬之屋梁透风处。”。“装潢得法,亦贵珍藏。”说明古人对书画收藏,看的比装潢得法更为重要。现实也是这样,再好的书画装裱,如不能珍藏好,那就等于破坏了这幅艺术品。“盛以画囊,置木箱内,悬之屋梁透风处”,即将书画装于布囊(最好用柔软的缎、锦、丝绸)内,再放进木(最好选用红木、楠木、杉木或泡桐木)匣中,存放在阳光不能直射和较高的地方,以防自然界和人为的损坏。在民间有大量的书画收藏者,在家中悬挂的书画藏品,由于缺乏收藏知识,常使书画受潮湿、油污、虫蛀、鼠害、风吹日晒等破坏等,缩短了它们保存年限。民间收藏与保护:由于书画作品材料为纸、绢、绫等有机质,又多以淀粉原料做粘合剂,在收藏与保存方面有一定的难度。书画装裱后,在观赏或展示作品时,运作过程手法不当,挂于不该挂之地,或在收藏中忽略重要原则等。总之,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将艺术作品毁于一旦。下面介绍几种经常发生的操作错误和保护不当的地方,也介绍书画收藏应注意的事项。一、书画装裱后,在展画或挂于墙上欣赏时,因手法错误,在开画时手指顶在画心上,使画心划出折痕,而破坏了画心的美观,也易断裂。怎样展画与挂画,手法是关键。如:展画欣赏时,地轴有“联头”的,一人应手抓画上方的“天杆”,另一个在展画时,应将手心向下,双手抓住“地轴”的“联头”轻松向外(下)顺势展开。“画轴”无“联头”时,应将手心向下,双手抓住“画轴”轻松向外(下)顺势展开。收回画时,顺序反之。(欣赏画,最好将画平放于桌上展开、收回)。挂画时,应一只手将画挂于墙上,另一只,手心向下抓住“画轴”,慢慢向下顺势展开。收回画时,反之。二、挂画时期较长久,有灰尘落在画上,错误地用湿布擦画,使书画受水变皱。如要去掉灰尘,应用拂手(鸡毛掸)弹之。切勿用(湿)布擦。三、常挂于受风吹、日晒、雨淋的地方,会使书画纸张纤维老化易碎、发黄变色,霉斑、水痕等。应尽量避开受风吹、雨淋,也需防阳光直射画心。四、将书画挂于离厨房较近的地方,受油污侵害。会使纸张受油,发暗,也容易将灰尘吸付在画心上,而失去美观。挂画应避开厨房和易受油污污染的地方。五、将书画挂于潮湿或易受潮的地方,会使书画发生霉斑,严重的发生霉烂(如:刚装修好的新房、下雨易受潮的墙面,特别是瓷砖墙。墙不干,不能挂画)。应挂于墙体干燥的地方。六、春夏秋冬四季无休止地悬挂和欣赏书画作品,会使书画作品快速老化。特别是春季的霉雨时节,书画将会受潮、发生霉变。此时,应将书画退下保存,也就是说霉雨季节不挂画。平时在下雨和大风气候时,也要将书画收起保存。平时挂书画作品也不易过长,应定期更换书画展品(最好一星期更换一次),以求欣赏和保存相结合。七、挂于不适当的地方,容易受人为的破坏。应避开人经常走动或小孩及其它因素能触及到的地方。八、挂于或存放在老鼠常出没的地方。常被老鼠的粪便所侵扰和被老鼠撕咬。应避开险地,增强外围管理。九、书画在收藏时,无任何保护措施,并存放于阴湿的地方,会使书画发生霉变,被虫蛙、蟑螂或鼠咬。十、存放作品过多,使书画受压、皱折、断裂。在保存书画作品时,应注意勿受外力挤压,最好能分隔保存。以上保护、收藏和手法的不当,使在民间的书画作品,易受损坏。有人问:书画收藏,是装裱收藏好,还是不装裱收藏好,我个人意见为:在民间书画作品收藏,最好是装裱成(斗方)片或只托一层纸,置于画框中(可存二、三十幅画)保存,画框内用蓝色纸在书画前后各放一张,使紫外线不能轻易射入画面,除可隔开光源外,也可防潮、防虫、防鼠与蟑螂撕咬,并可常更换作品以供欣赏,不装裱的书画多为折叠收藏,时间放长久,宣纸因吸收空气中有害物质而出现四周边泛黄、发脆,而出现折痕或断裂。如已经装裱好的书画,除要展示观赏外(展示观赏应在半月内取下收藏),其它应放在木制的箱橱中保存,最好放置在檀香木箱中(它即能防潮,又能驱虫),离地高放。箱内应放干燥剂、驱虫药物,最好用黑色塑料袋将书画各自密封与空气、阳光隔绝。博物馆收藏中书画的保护现代博物馆收藏书画与一般民间收藏不同,因为他们有专业知识,收藏书画更能维护长期保存和延长书画的生命力。在收藏中,备有专业技术人员和专业知识、场地和技能,对书画作品库房的收藏条件、环境条件进行监测,要求对各种危害书画作品的因素进行调查,并做到防治和控制库房中的有害物质和温湿度。使书画作品能更好、更长期地保存。现代博物馆的文物库房大多是全密封管理,因有各种监控设备,老鼠和蟑螂绝对不会出现在库房中,这一点就不做特别介绍了。现只对书画库房中,其他对书画有直接和间接破坏的因素作介绍。如:库房环境中的微生物、温湿度、光线和有害气体等。库房中空气流动全靠机械运转,如操作过失容易使温湿度产生变化,也就极易引发微生物的产生,使纤维品及各种文物受损。以下介绍专业收藏书画应防范的注意事项。一、书画文物的霉变与防范要提高书画文物的保护水平,必须认识到环境的好坏与文物有直接的关系。如果在不好环境中,它会使文物发生霉变。而在我们身边的大自然中,就有大量的微生物存在。微生物种类多、分布广、数量大,繁殖速率高、转化快、适应能力强,只要环境条件适合就会迅速繁殖、旺盛生长。这就是说他们要在一定的生活条件下才能生存和繁殖。各种霉菌的产生,都必须有三个条件,如果破坏了它们的生活条件,霉菌就不能生存。在三个条件中,只要破坏了其中一个条件,微生物就难以存活。但微生物生长活动场所无处不存、分布极其广泛,不管在水、土、大气中,凡自然物体上都能找到微生物,它随着尘埃在空气中游荡,尘埃越多的地方微生物也就越多。一般地说,要找到无微生物的地方是不太可能的。所谓的无菌条件,只有人类指定的空间范围内,将原有的微生物完全杀死,随后加以密封隔绝,使有生命的微生物无法生存和侵入。而对书画起破坏作用的真菌有(霉菌)黑霉、青霉、红霉、白霉,细菌有杆菌、球菌、螺丝菌等。微生物的产生是有相应的环境和生存条件,只要人为地破坏了它们的环境和生存条件,微生物就无法产生。书画库房中微生物生存的条件:第一,必须有微生物的存在;第二,必须有微生物生活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第三,必须有适合微生物生活环境,包括温湿度等。由于装裱好的书画,它的本质是纸、丝质品和浆糊的接合所形成的,本质是给微生物最好的营养物质。所以保护装裱好的书画难度很大,它只能在其它两个条件下去限制微生物的生长;其一,消灭微生物;其二,控制温湿度和PH值。(一)库房中微生物的存在是必然的,但可在存放书画橱(箱)中进行灭菌消毒,对已被真菌感染书画作品,用环氧乙烷气体对其熏蒸灭菌,使微生物减少或消灭。每一件文物,包括保管条件最好的国家一级文物,也不会是绝对干净,一尘不染的。灰尘、油垢、汗渍及书画装裱中使用的浆糊、动物胶等粘合剂,都是微生物能利用的营养物质。书画中的纸质品、丝质品等文物长霉,就意味着它们的质地已经发生变化,其中的纤维素已程度不同的水解,生成水解纤维素。因而使它们机械强度下降,在严重情况下就变成粉末状态,此时它的机械强度等于零。书画生霉的过程,就是书画被霉菌消化、吸收的过程,生霉菌越多,对书画的破坏越严重。(二)霉菌微生物生长发育适宜环境是,有适宜的温度、足够的湿度和PH值等。水是微生物最基本的营养要素,微生物细胞中含有大量水分,如细菌含水量平均为80%,水是微生物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机体内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都离不开水,营养物质的吸收与代谢产物的分泌都是通过水来完成的。水的比热高,它在吸收细胞代谢过程中不使细胞体内的温度突然升高,有利于调节菌体细胞的温度。总之,离开了水微生物就无法生存。微生物生长与存活,温度也是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满足微生物自身的物质和能量的需要,微生物的化学反应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所以微生物新陈代谢的整个生命过程,温度对它有着重要的影响。需要在一定的酸碱度才能正常进行,酸碱度的大小一般以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PH)值来表示。PH值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细胞正常物质代谢的进行。如溶解度、营养物质的理化状态、氧化还原电位等。更重要的是影响酶的形成、酶的活力代谢途径及细胞膜的透过性。书画的霉变,主要是由专性好氧霉菌引起的,为避免霉害,可用除氧剂除掉小环境中的氧气,至使霉菌不能生长。在影响馆藏文物寿命的诸多因素中,温、湿度是首要因素。不适宜的温湿度不仅会直接影响文物材质的耐久性,而且会加速一些不利因素对文物材质的破坏作用。

相关阅读

MORE+

最新文章

MORE+

              熱門標簽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