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0 15:15:01 作者:老黄历 傳統節日
二零一四年十一月十日,时值我们的乡贤于右任先生辞世五十周年之忌日,我们陕西于右任书法学会的同道飞跃海峡和台湾中华书学会的同道一起来到台北阳明山“巴拉卡”远眺大陆俯瞰基隆的于右任先生墓园,以三原蓼花糖、陈年西凤酒、陕北大枣、核桃、台湾鲜果、点心香烛、纸钱黄表恭祭于于右任先生墓前。“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由西安交通大学王忠民、方小笛教授吸取秦腔音乐元素谱曲,由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刘振海演唱的乐曲以悲壮苍凉的旋律回荡着于先生遗歌《望大陆》的情怀。祭礼在乐曲伴唱中,在雾雨蒙蒙中自然而有序的开始。专程由美国赶回台北的于右任先生三公子于中令与于先生外甥执孝子之礼,恭侍于侧。台湾监察院的政要虔恭地行祭礼,台湾中华书学会的同道行祭礼,淡江大学的领导、教授行祭礼,大陆文化界的代表行祭礼……在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刘毓中先生再传弟子王宏义悲壮苍凉的刘玄德《祭灵》和国家戏剧梅花奖得主李淑芳哀婉凄切的《藏舟·哭父》的秦声伴奏中,陕西于右任书法学会、《于右任书法全集》编辑委员会王改民、石振东、钟明善、王宝银一行十五人,依次向于右任先生上香、跪拜。“白人白马白旗号,银弓玉箭白翎毛……”哭了声爹爹儿难得见,要相逢除非到南柯梦间。”于右任先生生前最喜欢的家乡戏秦腔带着对乡贤的无限深情与思念,在台北于先生的坟前泣诉着,回荡在台北高山之上,回荡在基隆上空,回荡在台湾海峡之间。陕西电视台的朋友张建民先生记录下了这一雨雾和泪祭髯翁的感人场景。台湾罗斯福路陕西同乡会的墙上至今还悬挂着“月是故乡明,戏是秦腔好”的书法作品。于右任先生所写的“介寿秦腔剧团”的横幅现在已经陈列在陕西秦腔博物馆的展品之中。“于右老,你家乡的亲人来祭拜你老人家了!”王改民用铿锵有力的标准陕西话主持了陕西后学这一特殊的祭礼。信香袅袅升腾溶入雨雾之中,我们每个人都在思念着这位长眠于远离故乡的高山之上的亲人。祭礼在秦腔乐曲中缓缓结束,当我们依依惜别含泪走下墓园时,雨停了,我们离开墓园时,太阳依旧明亮地照着阳明山、基隆滩和台北。为了纪念我们的乡贤于右任先生,十月四日在西安交通大学举办了“日本西出义心先生珍藏于右任望大陆日记及书法精品回故乡特展”,海峡两岸的朋友和日本友人参加了这一盛会。中央电视台、新华网、陕西电视台、西安晚报等第一时间做了报道,陕西日报更开辟了《于右任的故乡情结》版面,连续报道纪念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屬兔人待人接物方面比較溫柔可愛,能說會道,一心一意會替他人去著想,與每一個人都能夠處理好關系。他們能說會道,不會怕吃苦,謙虛忍讓,不願意與他人産生爭執與矛盾,遇到問題時會以和爲貴,向往著穩定溫馨的家庭生
北宋960—975宋太祖時南唐後主李煜令徐铉摹刻所藏古今法帖于石,是有《升元帖》。李煜撰論書《七字撥镫法》。李煜書能作顫筆樛曲之狀,謂之“金錯刀”。又,李煜作大字能卷帛爲筆,世稱“攝襟書”。有行草《入其國帖》傳世。9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端午節是小編從小到大都很喜歡的一個節日,美味的粽子可以說是我一年中的期待比過年還要開心。本期小編就帶你去了解一下溫州的端午節習俗。&emsp
每一位孩子都會是父母眼裏的心頭肉,所以父母想要給予孩子最好的名字,就是送給孩子出生後的第一份禮物。在起名這件事情上,父母不能馬虎大意,一個好的名字可以讓孩子在後續的生活中發揮更爲重要的作用,在提升孩子人際關系的同時,
【老子其人】老子姓李,名耳,是楚國人,即今天的河南人,漢族。他還有一個名字叫“老聃(音單)”,傳說他一生下來就與衆不同,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稱爲老子。老子曾擔任過藏室史,相當于國家圖書館館長。他博學多才,孔子周遊列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