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6 08:45:01 作者:老黄历 傳統節日
九月初九是重阳节,又称为重九,主要节俗是秋游登高、佩茱萸、赏菊、饮菊花酒、吃重阳糕。重阳节是一个包含健康、长寿意蕴的节日。魏文帝曹丕<钟舞九日送菊书》说:“岁月往来,忽逢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是月律中无射,言群木百草无有射地而生。惟芳菊纷然独荣,非夫含乾坤之纯和,体芳芳之淑气,孰能如此?故屈平悲冉冉之将老,思餐秋菊之落英,辅体延年,莫斯之贵,谨奉一束,以助彭祖之术。”可见“以享宴高会”“思餐秋菊之落英,辅体延年”等举动在当时节俗已定型了。现代此节又加上了敬老的内容。
古代湖南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桂东县志>记载:“九日,采菊摘萸。同辈携壶挚槛?山颠(巅)畅饮,亦有用鼓吹者。文人赋诗相和,孩童剪纸作莺,为风筝之戏”。《兴宁县志》还记载“近城人士或携壶盏至云盖、羊角诸山登高,乡村多以此日为修路会”。“重阳,饮酒宴会、域登高为乐。”“是日各偕侣携壶掣磕涉山颠(巅)畅饮,文人则赋诗相和,而佩英之事无复行矣。”“重阳节。文土有举‘登高会’者。”“重阳,士人结伴登高,游古刹,访名胜,诗歌唱和,犹有古风。”“出郊外灵龟峰登高。”《续修永定县志》记载:“重阳,文士携酒登高,相与题咏”。重阳登高给后代留下了许多文人骚客的诗篇。如杜甫的七律《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诸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除登高插茱萸外,亲友们三五相邀,同饮菊酒,共赏菊花。长沙人“‘重九’城乡士绅多载酒登高,效桓景遗事。畜菊家层累花钵,各色诸音。谓之菊屏”。
重阳糕是重阳节的时令食品,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淑浦县志》记载:“用米粉和场蒸之,曰‘重阳糕’。”《龙山县志》说:“捣米粉为糕,曰‘重阳糕’。又,乡俗以十九日为‘大重阳’。”辰州府人“用米粉为糕,和场蒸之,曰‘重阳糕’。又乡俗以十三日为‘小重阳’,十九日为‘大重阳”,。((凤凰厅志》说:“用米粉为糕和场蒸之,曰“重阳糕’。”“乡间蒸米作松吠之。”讲究的重阳糕要做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仪式为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默念祝福语。
重阳节前,湖南农村的稻田收割已经全部完成,故重阳节也有谢丰收的意味。如“以糯米作松相馈遣。各自享祀,以报秋成”。
重阳酿酒是重阳节的一项活动。“是日,人家皆汲泉酿酒,谓之‘重阳酒’。”“乡间蒸米作检之遗俗也。亦有酿酒者,谓之‘重阳酒’。”①“重九日造酒,为‘重阳酒’。”“人竞造酒”。饮菊花酒俗信可令人长寿,故此又成为重阳一大盛事。据汉代《西京杂记》载称:“菊华(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华(花)酒。”《荆楚岁时记》载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莲耳,饮菊花酒,令长寿。”
茱萸与重阳节的关联,有一个重情重义的传说。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吴国每年都得按时向楚国进贡。有一年,吴国的使者将本国的特产“吴英”药材献给楚王。楚王根本看不起这土生土长的中药材,反认为是吴国在戏弄他,不容吴国使者有半句解释,就令人将其赶出宫去。
夢見撿瑪瑙,得此夢,財運不順,小人頗多之迹象,事業多被他人所影響,生活有不利之事,得此夢多有不順。如做此夢,乃是與他人之合作方能換來好運,切不可被他人所利用。冬天夢之吉利,秋天夢之不吉利。中年男人夢之,南方求財,財運
文化傳媒公司取名常用字推薦1、可用【雪】字,寓意性剛果斷,溫和多才,中年吉祥,老年昌隆,環境良好。比如雪狼文化傳媒、皓雪文化傳媒、和路雪文化傳媒。2、可用【東】字,寓意多才巧智,義利分明,中年成功昌隆,晚婚吉祥。東方
作者:流年如光武術,源于古代人類的生存需求,經曆了數千年的發展與演變,形成了豐富多樣的流派與技法。而在現代社會,武術的實戰價值逐漸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其健身、修身養性等多方面的功能。然而,作爲一種自衛手段,防身術依然是
一個人的出生時辰,其實與許多因素都息息相關,更是在冥冥之中決定了一個人命運發展的軌迹以及最終的人生結局,在不同時辰出生,人們會迎來不一樣的命運走向。那麽,屬鼠的什麽時辰出生有官運,屬鼠天生做大官的時辰是什麽時候?子時
日常生活中,屬羊人會與某些屬相在一起時,結爲穩定的關系,可以在對方的協助下,化解危機,讓自己的人生過得更加穩定一些,不會有任何的問題和麻煩到來,整體的命運結局會向著自己想的方向前進與發展。那麽,哪些生肖很懂屬羊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