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2 16:30:01 作者:老黄历 傳統節日
帝相的伯父太康是一个爱玩的人,继位之后,荒废朝政,不理国事,贪于游玩打猎。有一次,他带领随从至洛水对岸打猎,竟然在那里停留三个多月,以至于很多诸侯对他这种做法表示不满。这时有穷氏部落首领后羿乘机起兵,夺取了太康的都城安邑,并派人把守住了洛水渡口。等到太康返回安邑之时,见对岸有重兵把守,派人过河探问,才知道是后羿不许他回都了。各部落首领都不满意太康的荒唐,又惧怕后羿的实力,谁也不来帮助。太康后悔不及,只好在阳夏筑了一座土城居住下来,最后病死于阳夏。这一变故史称“太康失国”。
后羿虽然夺得了夏的都城,但慑于夏朝在天下的声威,一时仍不敢取代太康做天子。他先扶持太康的兄弟仲康为夏王,以争取其他部落的支持,然后再慢慢图求取而代之。仲康在位13年,死后,他的儿子相被后羿立为帝。在相即位之初,条谷山的部落进贡了梧桐与芍药两种植物。帝相一看,梧桐树虽然高大挺拔,但是不甚美观,芍药艳丽多姿十分惹人喜爱,便命后羿将梧桐树栽种到云和山上,命武罗伯将芍药花栽种到自家的后花园以供玩赏。武罗伯劝阻帝相说:“您应该崇尚追求道德,这些奇花异草恐怕改变您的爱好(即玩物丧志),应当把它们拿去喂驾车的良马。”帝相不听他的劝告,于是武罗伯以死进谏,(帝相只好顺从)。于是后羿就把那棵梧桐树砍伐下来斫制了一张琴进献给帝相,帝相十分喜爱,而且还给琴起了一个名字叫做“条谷”。可从此之后帝相又沉迷于音乐,更加不过问政事了。在这个时候,后羿的不臣之心已经暴露了出来,他斫制古琴送给帝王是十分逾矩的事情,就像春秋时,楚庄王陈兵于洛水,向周王朝示威。周派使者慰劳,“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这种问题不是一个诸侯应该问的,明显有想要取而代之的意思。使者回答得也十分巧妙:“在德而不在鼎(见《左传•宣公三年》)。”果然到后来羿发动了叛乱,占领了帝相的都城,相被赶出京城,搬到商丘。此时的帝相拿着那张琴有感而发作了一首《源水之歌》,歌中唱到:“涓涓流淌的源水啊,没有什么能够将你阻挡。车毂既已破碎,再大的车辐还有何用。事已败落至此,我唯有长长的叹息了。”此时相的势力虽然弱小,但依然有一部分诸侯遵奉相的命令,特别是得到了同姓诸侯斟灌氏、斟鄩氏的支持,后又迁都至今山东省寿光附近。
后羿占领了帝相的都城后不思进取,仗着自己兵势强盛不修民事,整天以打猎游玩为乐事,后羿的统治变的不得人心。后羿手下有个叫寒浞的,派人暗杀了后羿,寒浞取得权利之后派儿子浇带兵继续攻打帝相的部落城邦,帝相力量不足只好又一次迁都至山东潍坊附近,浇又带兵奔袭帝相。在一天晚上攻入城中,杀进相的住处。相眼见难以脱身,就拔刀自刎而死。相死之后,寒浞篡夺王位,使夏朝中断了40年。
太康、仲康、相,二世三帝均受制于后羿,帝相在大权旁落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与后羿、寒浞分庭抗礼达二十七年之久,维系了摇摇欲坠的夏王朝,这也为后来的少康中兴打下了基础。可以说帝相非亡国之君却当亡国之运。
毛筆的産生毛筆起源于公元前1600-1066左右。關于毛筆的起源,在曆史上的不同的說,在曆史上記載最多的是蒙恬制做毛筆的故事,但近代的學者認爲,早在蒙恬之前就有毛筆存在了。最初的毛筆是用來塗描甲骨文的筆畫的,而真正用
1959年屬豬人在2024年間已經步入到了65歲的年紀,雖然年紀不小,但是因爲犯太歲,也不會合太歲,所以綜合運勢很穩定,但不會有各種一樣的事物出現。屬豬人本身沒有很大的理想和抱負,對于生活狀態會非常很滿意。那麽,66
女人夢見別人家的新墳,得此夢五行主土,乃是戊土之象征,主事業中多可有得財之機遇,與他人間合作共處,則事業可得提升之征兆,乃是吉兆,夏天夢之吉利,春天夢之不吉利。在外求財者夢見別人家的新墳,往南走吉利,往北走不吉利,與
夢見麻痹,得此夢,主事業中多有他人欺騙,因金錢之事有小人,則生活多有不安之迹象,如因小事與他人有所爭吵,生活有不安之意。如做此夢,你在生活中有不順心之事,多與人情世故或名聲相關,而你卻不知如何應對得此夢者須,與別人商
夢見撿了一塊手表,得此夢,得此夢與他人共同投資理財,則身邊貴人運多者,財運更爲豐隆,事業良好之迹象,得此夢應與他人真心相待,事業順遂。如做此夢,主近期與小人間有所周旋,多被他人所利用,共同求財者,則應看清他人目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