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文章列表页
普米族春節

普米族春節

2025-03-11 10:30:03 作者:老黄历   

春节是普米族最隆重的一个节日。兰坪、维西、丽江地区的普米族,在农历腊月三十晚上过春节。宁蒗、永胜地区的普米族则在腊月二十九(有的在腊月二十八)过春节。过节的准备工作和形式大体一样,新中国成立前要过到正月十五,新中国成立后一般过到正月初三。  每年腊月初,兰坪的普米族人家就把年猪、肥羊杀了。进人腊月,妇女们就忙着煮麦酿制黄、白酒。临近除夕,人们就准备好大米、小麦饵块、燕麦炒面和其他“山珍海味”,以及充足的香条和松柏枝叶。

除夕

  到腊月三十这天,家家户户都在家中的祖先牌位和各道出人门的两边贴上对联(新中国成立前,除了少数懂汉文的人家贴对联外,多数人家不贴),并插上已点燃的两支香条和两枝青松枝,又在院中栽一棵小青松树(象征生活像发翠的青松长绿)。接着在打扫干净的住房、庭院和过道的地面上撒上青松毛。把牲畜早早赶回家关好并喂好草料。人们梳洗完毕,更换上新装,随即杀鸡、煮肉饭,做过节的饭菜“迎接祖先”。  太阳还未落山,家家户户都在饭前用火枪朝天鸣放或放火炮,表示除夕已到,开始过年。紧接着,各户主持祭祖的家长亲手在火塘中烧一把松柏枝叶,把丰盛的酒菜餐席摆在火塘边,并用小松柏枝蘸碗中的酒,不断洒向火塘和铁三脚架(代表灶神),口中念着祭祀天、山、龙、祖先、灶神的祭词(敬祭调,普米族语称为“超斗处”)。祭毕,将餐席中的少许酒、茶、肉食和饭菜泼向铁三脚和火塘,又将餐席端到祖先牌位前供上片刻,然后阖家就餐。下餐的酒食茶点,同样要敬祭铁三脚和祖先牌位后才食用。

  大年三十这一天的晚餐一定要丰盛,要做12大碗。寓意一年12个月,包含圆圆满满之意。12大碗一般有琵琶肉、猪头、公鸡肉、猪脚、火腿、酥肉、香肠、羊肉、鱼肉、山菌、豆腐和各种小菜。无论做哪个菜事先都不能品尝,等全部烹制完毕,每种菜都盛上一碗,先敬拜家堂上的神灵与祖先和火塘上的铁三脚,家中所有人都要跪拜,祈求神灵和祖先保佑家人来年健康平安,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之后再拿大碗将每个菜再盛一点,放入烟、酒、茶、米饭、水,点燃一住香,把香插到院子中的小松树上,把酒饭撒在偏僻一点的路边。这些酒饭是给那些没有后人的先人们的,他们也回村过年,可是他们没有家,又不能到别人家的家堂上去,因此普米人在敬完自家的祖先之后在家人还没动筷之前,给他们也送去一份(春节3天每顿饭都这样),告诉他们吃好后不要再给人们带来疾病。等以上仪式结束后,合家围坐在饭桌边庆贺团圆。按传统,这一餐团圆饭不能把所有菜都吃光,要一直吃到初三,以示年年有余。晚餐之后,年轻人都集中到村里的晒谷场上载歌载舞,尽兴方休。当晚还要“守夜”,就是派人在堂屋里住一夜。过年的这几天里,家里大人不能吵嘴,小孩即使犯了什么错大人也不能打骂他们。

大年初一

  大年初一清早,妇女们争先到沟、塘中去背第一桶水,人们认为,谁先背到第一桶水,谁家当年生活就会富足。初一是迎宾接客的一天(有些地方到初二、初三才接客),又是最忌讳的一天,不是被邀请的客人不能随便进入别人家的房门,邀请的客人一般是亲戚中外出的人或者年迈无儿无女的老人。

  新年第一天,雄鸡刚打鸣就有人登上高坡,用铜炮枪对天鸣放三响,称为“报岁”。“报岁”完后,各家开始祭房头,祈祷平安吉祥、五谷丰收。然后,年轻人争相到井边溪边舀第一桶水,以最先取得净水为吉。接着,全家围坐在火塘边喝酥油茶、吃糯米饭。这一天,家里若有进入13岁的男孩女孩,父母还要为其举行隆重的“穿裤子”或“穿裙子”的成人礼仪。  大年初一这一天,人们都要一早起床,做油煎把把,炸袖米把把,做豆腐丸子,准备迎接头客。头客有些是提前请好的善良健康、多子多福的人,主人会用油煎把把和苏里玛酒来招待。

相关阅读

MORE+

最新文章

MORE+

              熱門標簽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