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文章列表页
宋馬雅麗外表下的疲軟

宋馬雅麗外表下的疲軟

2024-08-05 18:30:02 作者:老黄历   

作者:赵小道宋元时期,文人画潮兴起。文人画马崇尚回归自然,追求清逸之趣,画马意境文雅清逸。宋朝在五代动乱之后,偃武修文,出现了经济持续繁荣的局面,科学文化的发达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加之统治者对画事极力提倡,从而形成了我国古代绘画艺术史上一个新的高峰。但是,宋王朝是个文弱的朝廷,是文治的社会。作为造型艺术的绘画,也相应地透露出时代的衰微气息。推为“宋画第一”的李公麟笔下的鞍马,也身不由己地笼罩在灰暗气氛之中。李公麟(1049年至1106年),熙宁进士,擅画马、人物。画马师法韩干,当时的士大夫认为他的成就已超过韩干。李公麟虽学韩干,但他画马在造型上与唐马不同,不强调丰满的肌肉。北宋正是写生兴盛时期,画家重视详细观察与研究,文人画家罗大经《鹤马林玉露》载:伯时工画马,曹辅为太仆卿太仆廨舍,御马皆在焉,伯时每过之,必终日纵观,至不暇与客语。大概画马者必先有全马在胸中,若能积精储神,赏其神骏,久之则胸中有全马矣。所以李氏画马能由皮相深入肌骨,苏轼称赞云:“龙眠胸中有千驷,不惟画肉兼画骨”。李公麟也从古代名作中汲取营养,他临摹韩干、韦偃等唐代大师的作品,存世的《临韦偃牧放图》就极好地体现了放牧时的种种形态生趣,“或腾或倚,或龃或饮,或惊或止,或走或起,或翘或跋”,对原作作了认真再现。在如此精细的画面上画千余匹马百余人,其勾勒之缜密,染色之精到,实在超乎寻常。

相关阅读

MORE+

最新文章

MORE+

              熱門標簽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