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4 14:15:02 作者:老黄历 傳統節日
壮族过除夕和春节与汉族基本相同,但也有差异。除夕前,家家户户赶好买年货,打扫房屋,洗衣服,贴春联、年画,杀鸡、宰猪、宰羊,供祖神,守岁迎新。
除夕晚煮年粽,粽分大中小三种。大者重数斤,称“凤皇”(皇粽),作祭祖专用;中者一斤左右,小者仅二三两,称“凤勒”(子粽),均作春节食品和礼品。每家均杀大阉鸡祭祖祭神。若杀鸡数只,则对半于牛栏灶房处割血,只杀一头猪,多于牛栏处割血,意为给牛、灶两神血祭。去毛时,鸡屁股处须留一根羽毛,全鸡煮熟,然后供祖先,以志先人曾茹毛饮血之艰辛。吃团圆饭时,凡年内有父母去世或有人因事外出未能回归的人家,餐桌必留有座位并摆他们的碗筷,以示共享团圆。
晚上守岁,称为“守鸡嘴”。当晚各家须留火种,称“波肥”(火父),在一根坚硬木头的一端系上小粽把,另一端插于灶灰中使其慢燃不熄灭,直至初三或十五,以示日月长久。清代桂西一带除夕盛行“用鸡卜定来岁之丰凶”的习俗,解放后已不多见。
除夕日或前几日,瑶族多数人家杀过年猪。年猪经脱毛开膛破肚后,全猪(有的地方用猪血)供于家祖神台,由家长念祷词,敬请祖先“还阳”与子孙共度佳节。
吃团圆饭时,要举行纪念祖宗的仪式。全家团坐,上香酚酒,家长由近及远一一念出所知历代祖先的名字和诞生日,以及历代迁徙途中曾居住过的地名,家人静坐恭听,以铭记祖先艰辛创业的功绩。有的地方于餐前以一团大核把和一些肉菜喂狗。
晚餐后守岁,有的人家将灶堂铁三脚锅架翻转平放于灶旁,意为让其休息一日。有的地方于除夕晚由村老和师公做法事封寨。封寨后,各家关门守岁,不能外出,待鸡啼第一遍时,由村老对空鸣枪,宣布开村,各家随之鸣炮开门欢庆新年到来。
瑶族过节,因支系不同而各具特色。初一鸡啼时分,村老对·天鸣枪三响(或吹牛角号三响),各户随之燃烧鞭炮(民国前多以新竹节投于火中引爆,称“爆竹”,并敲锣击鼓,意为驱邪接福。操“勉话”的瑶族(盘瑶)人家引猫狗巡游住房四周,意为防鼠防兽。广西龙胜部分瑶族(花瑶)成年男子由长辈带领,手举火把刀斧,肩荷挖锄上山“出晨”,边走边念“行东利东、行北利北、东成西就、南通北达”等吉利话,然后各人砍回一捆生柴,意为新年生柴(财)。红瑶以鸡粥、肉粥祭祖,祭祖时,神台上还供两套女子新装,以示丰衣足食。
广西富川、钟山、恭城等地瑶族(平地瑶)则以白粳、花粳、黑壳糯、黄壳糯、八月粘等谷种分投于杯中浸泡,并摆于神台,过些日子,观其中发芽茁壮者即定为当年播种的品种。种棉人家则在初一晨将一把生盐撒人灶堂中,称“爆棉花”,如爆声强即兆今年棉花有成,宜多种。自称“金门”的瑶族(蓝靛瑶)于初一给幼童举行识字、挑花的启蒙仪式,有的还种几株桃李或南竹。春节期间,瑶族人民举行唱堂歌、演“耕作戏”、打铜鼓、赛陀螺、射击、围猎、抛绣球、斗鸟等富于民族色彩的文体活动。
苗族除夕称“大年”。各家杀猪宰羊,蒸糯粑,人夜于房内四方及牛栏处点油灯,长明至初三日。除夕祭祖于晚饭前进行,将酒菜置于餐桌旁或火塘边,鸣放鞭炮后,户主念各位祖先名字,恭请他们回家“过年”,每念请一位祖先,就奠酒一匙于地上。念毕,全家人座吃年夜团圆饭。
苗族称春节为“客家年”。初一晨,鸣粉枪放鞭炮迎春。各户家长到当年“吉利”方向砍回常绿树枝,置于屋内,意为“牛财”和“长青”。隆林等地,初一晨苗族姑娘到泉边抢新水。抢到第一的姑娘将水挑到各家各户,一一分送,以示共享吉利,各家放鞭炮迎接致谢。有的地方于初一早将耕牛牵到堂屋,喂以酒饭及精饲料,待牛排泄屎尿后才牵入牛栏,意求当年丰收。春节期间,走亲戚,拜老庚,互致新年大喜。桂西北一带,苗族年轻人给外公外婆、舅爷舅娘、叔伯姨姑等拜年时,要分别对象唱内容有别的传统“拜年歌”。初一至十五,苗寨举行吹芦笙、弹琵琶、唱苗歌、舞踩堂、爬高竿、跳坡、斗牛等文化体育活动,老少同乐。
侗族除夕日,各家春糯米核把,遍扫屋宇,洗测食器等物。扫毕,在房屋四周撒一层石灰粉,意为清毒祛邪。有的地方有洗水井之俗。届时,各家派人对村寨的公共水井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洗,将井中的旧水舀干,清去井中的淤泥和其他不洁之物。新年来到时,一井碧水,清澈见底。习俗认为,新年用上干净的井水,便会吉祥如意。除夕祭祖酬神,供品中的全鸡、全鱼、糯米酒等不能少。吃年饭时,烩鸡块、腌鱼为必有菜式。晚上守岁,火灶上吊芥菜叶让其熏干,明灯燃烛,通夜不眠,深夜家人共吃汤圆和喝油菜。
侗族除了在农历十一月初过侗年,也把春节作为一年之中的隆重节日。大年初一清晨,青壮年男子朝村东方向“出行”,采回鲜艳的野山茶花,插在祖宗神台上,以示新年万象更新。
左邻右舍互相拜年,品尝油茶,共贺新年大吉大利。有的人家到寺庙、“菩萨堂”之位去叩拜,祈求吉利。春节期间,侗乡男女老幼走亲访友,情意融洽,团结祥和。人们舞龙耍狮,唱侗戏,吹芦笙,跳“多耶”,闹年锣,对山歌,年青人则喜欢行歌坐夜,自得其乐。侗族欢庆春节,以规模大、群体性强、重视友情为特色。各村之间,互相集体走访,名为“月也”。
以村为单位组成芦笙队、年锣队到邻村拜年和竞赛,往往行程数十里,竞赛时,或两村间,或数村间互相比试,数十芦笙齐奏,几诱·面锣鼓共鸣,围观群众成千上万,气氛极为热烈,获胜者为本村增添福气和荣耀。
广西仫佬族除夕,各家杀鸡买肉、蒸年糕。晚上吃团圆饭前各携酒肉到村前庙宇祭神灵,在家则于厅堂神台敬祭祖先、灶神、财神。供祖时,饭前祭品为荤菜,饭后祭品为豆腐、青菜、果品等素菜。神台前香火彻夜不熄,以示新旧相接,子孙绵延昌盛。
正月十五“完年”为止。初一清晨有挑新水(亦称“买新水”)习俗。鸡啼时分,家庭主妇争先到河边、井边,先烧香拜神并投数枚硬币于水中,然后将水挑回,家中老小则于家门口守候,新水挑进门时,每人喝新水。习俗认为,初一的新水圣洁吉利,人喝了能祛病延年,猪吃了可快长肥壮,用来染布布发亮,蒸酒酒不酸,煮饭饭菜香。初一早餐,家家吃汤圆,象征日子甜蜜。节日期间有诸多禁忌,其中以初一的禁忌最多最严。节日娱乐活动有舞龙狮、唱采茶等,以男女青年“走坡”最具特色。他们身着盛装,聚集于村外绿坡秀岭或村中晒谷坪上,大开“歌堂”,白天唱情歌,夜晚唱故事歌,纵情欢歌,通宵达旦。广西毛南族除夕夜以“百鸟”祭祖先。“百鸟”以菖蒲叶编成,形似鹤鸽、鹭鸳、山鸡等,内灌香糯,并伴豆类、芝麻。煮熟后串绑在一根蔗上,横挂于神台香火前祭祖,名为“槽鸟”。“槽鸟”一直供到正月十五日才取下当饭吃掉,称为“放鸟飞”。有的地方于除夕为小孩做“年尾招魂”。其时,各家携鸡、肉、蛋、粽把、甘蔗等祭品到村前的“李大将军庙”(内置一块形状奇特的石头为偶像,据称是村寨人畜的保护神)点香祭拜,回家将祭品分给小孩吃,据称此举可招回孩魂,使其健康成长。此俗今已鲜见。
作者:hujunfen在各種大米中,白米除外,黑米也是非常受歡迎的,主要是因爲黑米吃起來非常軟糯,而且還有一絲絲香甜的味道。另外黑米的營養價值很高,可以滿足不同人的不同需求。一.黑米對健康有哪些好處呢?1.保養皮膚黑
養老院取名常用字推薦1、可用【曼】字,寓意清雅榮貴,動作柔和,美。取名用,女選用較多,象溫美,可愛。比如羅曼養老院。2、可用【玺】字,寓意古代帝王用的印叫玉玺。取名用,象征權利,威武。比如順玺養老院。3、可用【全】字
一個人需要找到與自己契合的夥伴,才能夠發展的更爲穩定,此外還需要遠離對自己運勢造成破壞的人。有些屬相天生與屬狗人就無法達成共識,不是強行磨合就能夠成爲好友,相處期間會給自己帶來極爲不利的影響或是傷害,需要提前了解清楚
現實生活中,戀愛期間,每個人對待感情的態度都會有所差異。有些人會喜歡選擇與喜歡的人在一起,不願意聽從父母的安排,遇見了心儀的人,會主動去追求,不抛棄,不放棄。在感情裏,還是需要選擇最合適的人,不要因爲任何的原因就選擇
佩戴對了風水吉祥物會爲人家的好運。有些風水吉祥物適合佩戴,然而有一些總會起到不好的效果,需要了解清楚自己最適合佩戴的飾品,爲了發揮到更好的作用。那麽,屬兔戴什麽首飾運氣好呢?1、文殊菩薩屬兔人可以選擇佩戴文殊菩薩,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