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文章列表页
端午節的資料

端午節的資料

2025-07-19 15:00:04 作者:老黄历   

  当到了六月份时,我们发觉一年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半。然而,农历五月份才刚刚 开始,在中国,人们正准备欢度另一个传统节日一——端午节。“端午”也叫“端阳”或“重 五”、“重午”。1912年,“中华民国”(1912~1949)成立后,曾行文规定:“阴历四节,籍使民 时,以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公历12月21、22或23日)为冬节”。 所以,端午又称为“夏节”。几千年以来,端午节的标志是吃粽子和赛龙舟。这就是为什 么端午节也叫龙舟节的原因。  粽子是把糯米包在竹叶、芦苇叶中做成的锥形团子。在中国,地区不同,粽子的味道 也迥然各异。中国北方的粽子是由糯米和大枣做的,因为这个地区盛产大枣。中国东部 的嘉兴县以猪肉粽而出名。南方的广东人用猪肉、火腿、栗子和其他成分做成的粽子味 道精美。四JiI的粽子通常用糖当调味品食用。虽然大多数中国人仍然保留端午节吃粽, 子的传统,但现在风味独特的粽子不仅端午节有,而且一年四季都可买到。  为什么端午节又叫龙舟节?因为在节日期间,尤其在中国的南方,赛龙舟是最流行 的活动。龙舟的样子像一条龙,船被涂成鲜亮的红色、白色、黄色和黑色。通常,一条龙 船有20到40米长,需要几十人来划。船工合着鼓点划船,船长站在船头,挥舞着小旗帮 助协调划船的动作。比赛开始前,举行庄严的仪式以表示对龙王的尊敬。  赛龙舟开始以后,鼓声阵阵,彩旗飞舞,河两岸数以千计的人欢呼声不断,场面相当 壮观。现在,赛龙舟在中国南方已经成为一种普通的体育活动。国际龙舟赛每年都在广 州和香港举行。  几千年以来,端午节的传统一代传一代。但是端午节的来历是什么?人们为什么吃 粽子,为什么划龙船呢?很多学者已经对此进行了研究并且有了学术性的解释。  一种解释是端午节或称龙舟节起源于人们对龙的崇拜。在中国古代,人们认为龙是 掌管水的神,而水对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至关重要。端午节那天,人们划龙船是为了用 粽子款待水神,使他快乐。唯一的目的是期望神保佑一年四季风调雨顺。  端午节起源的另一种解释是人民对伟大诗人屈原的尊敬。屈原的故事流传至今已 两千多年了。  屈原生于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公元前340年,卒于公元前278年。那 时,七个诸侯国为统一中国进行混战。七国之中,秦国最强,楚国面积最大。  屈原是楚国的一名贵族。他在世时,强大的楚国日趋衰败。起初,屈原很得楚王的信任,任副丞相,帮助起草法律,制定对外政策。当他看到野心勃勃的秦国给楚国带来的危险时,就建议进行政治改革,联合邻邦齐国以确保楚国的安全。  但是,楚王被追求私利的人所包围,这些人非常嫉妒屈原,他们接受了秦国使节的贿 赂,劝阻楚王不要听屈原的忠告,致使楚王疏远了屈原。最终屈原被流放20多年。  在那些极度绝望的岁月里,屈原孤单无助地看到自己热爱的国家一天天走向衰亡。 公元前278年,楚国的首都受到秦国军队的猛烈袭击。屈原怀着巨大的痛苦写下了他那 首伟大的不朽之作《离骚》。在这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他跳入汨罗江身亡,因为他对自己国 家的前途已经绝望。 屈原死于两千多年前,但人们每年都仍然记着他对自己国家的热爱和对人民的忠 诚,他在诗中这样写道: 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娉以革羁兮, 謇朝谇而夕替。 陟隍皇之赫戏兮, 忽临睨夫旧乡。 仆夫悲余马怀兮, 蜷局顾而不行。 已矣哉! 国无人莫我知兮, 又何怀乎故都? 既莫足与为美政兮, 吾将从彭成之所居。 人民悲痛哀悼那些为他们的利益而死去的人。每年在端午节即屈原的祭日这天,人 们划龙船纪念屈原。这表示在那时楚国人是多么想从泪罗江中找出屈原的尸体。人们把锥形的粽子扔进河里喂鱼,这样,鱼就可以远离屈原的尸体。

相关阅读

MORE+

最新文章

MORE+

              熱門標簽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