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30 12:00:01 作者:老黄历 傳統節日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是人们辞旧迎新的重要日子。 除夕最初源于先秦时期的“逐除”。周、秦时期每年年底,皇宫里都要举行“大傩”的仪式,敲锣打鼓以驱逐病疫之鬼,称为“逐除”。传说在大年夜这一天,天界的各路神仙都要下凡来到人间,与民间的凡人同乐。同时,地狱里面的各种疫鬼、魅魅魍魉也纷纷出动,混入人间,“出入宫室、善惊小儿”。为了确保新年祭祀活动顺利进行,全家的老小都平安无事,古人就举行“大滩逐除”的仪式。参加仪式的人们带着各种各样的假面具,披着各色各式的兽皮,手里拿着矛戈盾牌,扮成鬼兽的模样,沿街串户,挥戈跳舞游行,直到深夜,这就是所谓的“傩仪”,意在“驱逐疫病和疫鬼”。根据《吕氏春秋》中的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敲锣打鼓用来驱逐“疫痊之鬼”。这就是“除夕”节令的由来。中國書法發展到以紙張書寫爲主,以文人書寫爲主的晉代,文人之間的書信交往還形成書法作品流轉的常態。從《淳化閣帖》收錄的作品觀察,鍾繇等朝廷重臣的書法作品若《宣示表》,還是作爲國家重要公文出現,此類作品的流轉過程是謹重而
作者:桂婷酸食和酸品,侗族有“侗不離酸”,仫佬族的飲食也離不開酸。在仫佬山鄉,無論是哪一家,酸食是少不了的。諸如酸檸檬、酸木瓜、酸蘿蔔等。包桐葉粽,每年的八月秋社和中秋節,仫佬族,家家包桐葉粽。此粽扁長,形似狗舌,又
每個人都會對自己的未來充滿著希望,希望能夠擁有更好的生活,事業方面更進一步。但命運會是未知的,誰也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麽。若是提前了解自己運勢的發展軌迹,提前做好規劃與准備,必定能夠促進運勢的發展。那麽,1983年屬豬
作者:流年如光在華夏大地的藝術長河中,戲曲音樂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閃耀著民族文化的光輝。而在這顆明珠中,民族樂器更是以其獨特的韻味,爲戲曲音樂增添了無盡的魅力。本文旨在探討戲曲音樂中的民族特色,以及民族樂器所散發出的
作者:姚曼波孔子作《春秋》,孟子和司馬遷言之甚詳。但孔子作的《春秋》,並非“春秋經”,而是“春秋傳”——即今以左氏命名的“左傳”藍本。其實,對“春秋經”非孔子作這一點,從唐代劉知幾開始,就以“惑經”爲名作了初步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