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2 16:30:07 作者:老黄历 傳統節日
端午节戴香包的习俗在介绍关于屈原的传说时已提到过。据传,戴香包的目的,一方面象征屈原的品德节操将馨香溢世,流芳千古;另一方面又能起到驱瘟避疫,强身健体的作用。香包亦叫香.囊。其根探于古代的“艾虎”、“艾符”。在古代,有人在端午节即将.来临的时候.,把艾叶编成老虎形状,或把彩绸剪成虎形,粘上艾叶一,插一在头发上或佩带在胸前以祛瘟辟邪,这就是艾虎。传说,善于降妖伏魔的张天师,于五月五日乘艾虎出游四方,所到之处,五毒(蝎子、蜈蚣、蛇、壁虎和蟾蜍)化为灰尘,,妖邪归回地府。由此,我们透过迷信的迷雾,便可看见艾虎的功效和威力。艾叶有杀菌祛虫之功,虎又是传说中的神兽,可以镇一守门户,二者合一制成艾虎,可见人们的心理是想以此获得生命的保障和寻求心灵的安全感。
在端午节,有吹地方人们对虎特别偏爱。在北方农村中,妇女给小孩在端午节,佩虎形包,穿虎头鞋,、戴虎头帽,身穿虎头兜肚,衣服后背贴着用布剪成的虎头,夜晚睡虎头枕。她们认为虎是“百兽之王”(虎在人们的意识中已从虚幻的神兽走上现实的王位’,虎能为人壮胆辟邪,小孩会在虎的庇护下长命百岁。 艾符用五颜六色的绸布拼凑,缝成三角、桃花、粽子、桑椹、葫芦、瓜果、青蛙、小猴及五毒等形状的荷包、下面缀着五色丝线串着小珠的小穗。艾符里面装着艾叶、雄黄、白芷、甘松、桂皮、丁香、冰片等芳香类中药物品。 香包一般由年轻姑娘精心缝制而成,’端午节那天,姑娘把香包送给小弟弟、妹妹或侄子、侄女,并把香包佩戴在他(她)的胸前,有的姑娘自己也佩戴一只。戴在胸前的香包,真是小巧玲珑、五彩缤纷、艳丽多姿、栩栩如生。俗语说:“五彩香囊襟前戴,姑娘娃娃逗人爱。”看来小小香囊威力还真不小。 有的地方的妇女和孩子们,喜欢用丝绸之类缝制成小小的粽子、鸡心、葫芦、樱桃、桑格以及小猴、小虎形状的手工艺品,或用一彩色丝线缠成小小的粽.子,在端午节早晨同香包一块儿,选出一两件挂在胸前。认为这样可以防病,等到了端午节正午时,把它们摘下来扔掉,这称做“扔灾”。有的地方还缝一种布人,布人头里面装着豆子,因而叫“豆豆娘”,挂在室内墙上。“豆豆娘”用以祈祝五谷丰登。“豆豆娘”与香包相似,但用意不尽相同。 有一些少数民族地区,香包多用棉织品和丝线绣成或扎成形式多样,精巧美丽,有花卉、鱼虫、五谷、瓜果、器皿、人物等。香包常常是姑娘们的杰作,并作为传情的信物,冬赠送给心爱的小伙子、以表达自己的爱情。 戴香包与民间“驱五毒”的风俗有关。俗语说;“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在我国华北部.分地一区,每到端午节,人们用彩纸分别剪成五毒形状,贴在门、窗、墙壁,、炕头上、为避诸毒,有的用丝线穿住五毒模型的头,并在每个毒卑的头上刺上一根针或钉子,挂在小孩的手臂上,表示把这些毒虫都刺死和吊死‘有的用黄布做成葫芦形的袋子,把用彩纸剪成的五毒装在葫芦袋子里,表示五毒永远不能外出害人,也表示用葫芦这种古代被当作镇邪的宝物把五毒镇住。还有的地方把五毒串成长串,在上端系、上艾篙、营蒲之类,在下端穿上三瓣大蒜组成的藕形。营蒲、艾蓄表示刀和剑要把五毒斩除,大蒜代表锁,将它们锁住杀死。 把五毒及图像挂在门前显眼的地方,人们叫悬端午景。 端午节驱五毒,用意是提醒人们要注意防害防病,是我国人民讲究卫生的一种好习惯。同样,香包戴在身上,能除蚊虫,散浊气,驱毒保洁,保持身体健康。 相传,古时汉中盆地是一片汪洋的“龙潭”。自从夏禹治水、凿开黄金峡、一大水退入东海之后,汉中盆地变成了一个山清水秀、土地肥沃、气温湿润、物产丰富的地方。
作者:桂婷烏孜別克族婦女善于繡花,靈巧的雙手既爲自己打扮,也常爲丈夫的手帕、煙袋和襯衣上繡花,使他們的衣飾成爲一種精美的工藝品。烏孜別克族的建築中,有很多具有中亞的建築藝術和建築風格。其住房一般爲土木結構的平頂長形房
在十二屬相中,屬蛇人一直以來嚴謹缜密,又有一些敏感的屬性。在不同年份間,屬蛇人的命運走向也會呈現出不一樣的結局,需要分析以後做出決定。那麽,屬蛇下半年一道坎是什麽災?一、屬蛇下半年一道坎屬蛇人在2025年間最大的一次
人到中年會面臨很多壓力,除了事業以外,孩子的教育、婚姻質量都會是令人苦惱的問題。1978年屬馬人性的活潑,頭腦聰明靈活,在事業上獲取的成就,人際關系特別廣泛,無論男女,在步入中年階段以後,都會令人羨慕,成爲成功人士。
昨晚,望牛墩鎮下漕村舉行文化廣場落成慶典,邀請深圳市青年粵劇團爲當地群衆帶來兩晚粵劇大戲,慶祝該村文化廣場“五個有”工程建成投入使用。這次被邀請前來表演的深圳市青年粵劇團一連二晚爲當地群衆表演
夢見在水中玩,得此夢,運程阻塞,障礙多,萬事難如心意。心胸豁達,凡事寬而待之,則好事必自然而來,無須強求。如做此夢,得此夢細心做事,可得他人之相助,乃是吉兆。夏天夢之吉利,春天夢之不吉利。家庭關系不和者夢之,往西南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