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文章列表页
論民間舞蹈在民族文化融合中的作用

論民間舞蹈在民族文化融合中的作用

2025-07-20 17:00:04 作者:老黄历   

中国民间舞蹈的地域性概述

舞蹈是人类文化史上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舞蹈是以人体为表现工具,以人体动作的精炼、组织和艺术加工为主要表现手段,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和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宗白华在美学上对舞蹈有着精辟的论述:“舞”是中国所有艺术境界的典型代表。中国的书法和绘画倾向于飞翔。庄严的建筑也有飞檐的舞蹈。”由此可见,舞蹈自古以来就是中国艺术创作的重要主题。中国舞蹈种类繁多,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种类的舞蹈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色彩。随着社会的发展,舞蹈总是把人们不同的思想、信仰、理想和审美要求表现得淋漓尽致,具有宣传教育的社会功能。

地方传统民间舞蹈与其他社会科学一样,应该以对地方舞蹈艺术的系统观察为基础,寻求一个有序的框架来解释其研究对象。各民族民间舞蹈源远流长,丰富多彩。要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首先必须对它们进行科学的分类。中国民间舞蹈文化类型的划分是中国民间舞蹈研究领域中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新课题。例如,罗雄彦在《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中将中国民间舞蹈文化分为五种类型:农耕、草原、海洋、农耕和绿洲;李雪梅在《中国民间舞蹈文化六种类型》一文中将中国民间舞蹈文化分为秧歌、花鼓、藏族、西域、蒙古族和铜鼓六种类型;中国艺术研究院著名舞蹈表演艺术家紫化云在《舞蹈生态概论》中提出了“多维舞蹈”的概念。子化云对舞蹈分类的各个层次进行了理论上的澄清和阐述,并对实践中“反复争论、无序”的“现代舞”、“当代舞”和“新舞”的分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它们简洁、全面、启发性强。指出“真正科学的舞蹈基本分类只能通过对其形态、功能、起源谱系、分布区域——形状、功能、来源、面积等的综合考察来确定”,这一原则需要进一步研究,在长期实践中应用并逐步完善,建立了较为理想的科学舞蹈分类体系。

中国传统民间舞蹈是在民间创作、在民间传播的,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由于不同民族和地区的生活、历史、自然条件和风俗习惯的差异,民间舞蹈的风格和特点有很大的不同。他们的舞蹈在不同的地域有着明显的不同形式,表现出明显的地域特色。它显示在以下区域:

蒲米国壮:“揉搓”是一种民间娱乐舞蹈,在Tongdian、Jinding、Shideng、Hexi、腊泾等南平白族自治县、普米人民居住的村镇里流行。舞步欢快,动作自由自如。在“搓”舞表演过程中,男领舞者用四弦伴奏时,另一女领舞者用羊皮折叠拍打起鼓的作用,所以“搓”舞又称羊皮舞或四弦舞。时间、地点和人数都没有限制。在探亲访友、男女通婚、传统节日等聚会上,山谷、牧场、庭院不到10人,不分男女、儿童、民族,超过数百人。人们围着篝火唱歌跳舞,整夜兴高采烈。

羌族郭庄:羌族的“郭庄”有很多种,包括老人的“老人郭庄”、礼仪的“欢迎郭庄”、未婚男女的“青年郭庄”。四川省黑水县有一种特殊的女子锅庄,其舞蹈形式和词汇与藏族“锅庄”相同,但在动作幅度、速度、转身次数等方面远远大于藏族“锅庄”,其美可以称为表演舞。

相关阅读

MORE+

最新文章

MORE+

              熱門標簽

              小编推荐